在中华文明中,国人常以 “家和万事兴”为家庭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最高准则与言行指南,尤其是多子女家庭,更应如此。然而,在现实环境下,多子女家庭往往也会因种种的相互不理解或者说种种误解而子女间或者说子女与父母间“反目成仇”也不少。
“家庭和谐”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家庭建设应当追求或向往的目标,是家庭成员言行自我约束或者说应当遵循的起码原则,或者说基本原则。在当今的社会,找钱固然重要,毕竟经济是一切想法的基础,但在家庭建设中,我们应当清楚家庭成立的初衷、初心或者说本来意义,我们应当要清楚家庭存在的价值:立足于亲情及血缘而传承永续。家庭成员要围绕家庭家族的兴旺发达而勇于无私奉献、责任担当。也就是说家庭成员要为家族的兴旺发达或者说家庭家族的发展壮大而不忘家风、不忘家教地正确作为、全力以赴并责任担当。
家庭和谐的基础原则当时家庭成员正确付出并且责任担当。在家庭成员中,尤其是多子女家庭,不管在什么样的阶段,均应当遵循家教、遵守家训、维护家风,正确作为,勇于作为,责任担当。每位家庭成员,无论年龄大小与能力高低,均应当在正确守护好家教、家训及家风前提下,以亲情血缘传承为纽带,以家庭家族的兴旺发达为己任。然而,当前中国社会,尤其是在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美国闹腾要与中国“脱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经济状况显得“相当艰难”的大背景下,有的人认为“钱就是一切”,除了钱,亲情有什么用。似乎这样的人,在国内应当说为数不少,以致力于在大家都比较艰难的情况下,有的子女不能正确地对待老人,有的子女甚至在成家结婚后不知道如何对待老人,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中,当作父母的年迈、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围绕父母的养老问题,各子女间的不同意见更是协调困难,在无法改变任何人的状况下更得以家庭和谐为最高准则和行动指南。
总之,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和谐的家庭均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得以守护好正确的家教、家训及家风为基础,各家庭成员得放下私心、以家庭及家族的兴旺发达为己任,积极主动地践行“家和万事兴”。这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国人需要清醒修正或者说需要积极检讨修正的重要方面。毕竟家庭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基础细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