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聪明人都不迷恋朋友圈》里写到魏晋时期的阮籍,虽然礼教在流行,但他的放诞行为却被当时代人允许,从那个时候就能看出,人世间,其实是宽广的。
文章这样说:
阮籍守丧期间,有一天朋友裴楷前去吊唁,在阮籍母亲的灵堂里哭拜,而阮籍却披散着头发坐着,既不起立也不哭拜,只是两眼发直,表情木然。
裴楷吊唁出来后,立即有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这次我看阮籍根本没有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
面对挑拨离间的小人,裴楷的回答却很让人欣赏,他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
这位裴楷虽是礼法中人却又颇具魏晋风度。他自己不圆通却愿意让世界圆通。尊重了礼数还能理解不被礼数束缚的人,是不是更豁达?
在礼数中自由从容我们不是阮籍那等名人,但是却不能不学裴楷的那种气度,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集的时代,怎样做到在礼数中自由,从容,不落人口舌,也是为人处世中一个不容小觑的大问题。
公公那年去世,因为信仰的缘故,我有点担心我基督徒的身份被婆家人发难。他们当然是在传统的道教文化中来办理丧事,里面有跪拜祭祀的仪式,和基督教里的一些规矩是不相合的。而我,是个不能随便跪拜的基督徒,要怎么协调?
如果我服从他们,有悖我的信仰。如果我坚守我的信仰,就会让他们感觉我格格不入,有不仁不孝之嫌。
找到做法事的几位师傅,我和他们攀谈,说到道教佛教基督教的一些教义教规方面的事,他们一下子熟悉了我的身份,也明白我和他们聊天的目的。没想到的是,他们也不止一次见过因为信仰不同而礼数不同的这些事。我说尊重他们的规矩,他们表示也尊重我,对我说,你可以一旁候着,不用跪拜,你的家人我也会帮你去说服……
其实,家人们更是宽容,早知道我是信上帝的,在与公公的告别遗式中,我带着已受洗归主的孩子只作深深鞠躬,没有和他们一起跪拜,并未引起任何非议……我想,也是这个世界宽容的缘故吧。
由于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我们从小所见所闻的规矩等到我们长大四处流散的时候,已经融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但是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想要被人获悉,尊重,就必须先去了解别人尊重别人,这样,就不至于失了礼数。
要懂得,失了礼数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我只知道长辈们在一起讨论得最多最严肃的事就是关于做人的礼数方面。谁去谁家空手见长辈是不对的,正月去别人家不带礼物也是不行的,而接待客人的不说祝福的话也是没礼数的。
一个再有性格,再怎么标新立异的人,他若做到不在礼数中被人非议,就是个自由从容的族类了。我常常被人包容,我想,大概是我身边裴楷式的朋友很多吧!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情世故,一切的礼仪礼节,是没有教科书会吿诉我们的,我们只能在人群中学习,领会,模仿。最好的教导当然来自我们的原生态家庭。
我结交的朋友,说到有江湖味的,都是不缺礼数的人,不管他身上有多少缺点,如果懂礼数,那就是朋友。不然,多么优秀的人,我就得像理解阮籍一样去理解你,可是,你又能做成阮籍么?
在礼数中自由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