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一个人的善良,一般表现待人友好,理解别人,有些孩子再很小的时候懂得关心人,好比进电梯的时候懂得等人进来了再按电梯。这些孩子是小的时候得到满足和爱,才能表现出这样行为。
有些孩子他有这方面的表现,会发现孩子没有会显得比较自私,我们就要去寻找原因,大多是我们家长的行为榜样。是什么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一,家长的教育方式,1.有错误归因,2.家长的私心,3.家长的偏袒。错误归因,我们大人看到他的行为,想想在他小的时候给到他错误的认知。我们从一个人现在的一些情况回归到小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比如家里大的要让小的,在有冲突的时候,父母要哥哥让着妹妹,孩子会很不愿意,为什么有了妹妹我一直要让着,这样的孩子会比较不懂的分享,我们家里有两个三个孩子的都要引起重视。
第二: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武断,如果我觉得这个比较乖比较优秀我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是对的,会比较主观意识,影响我们做出判断,我们觉得对孩子很了解,相处下来,我了解他们其实很少。有时候总觉得我儿子比较胆小,有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其实是很自信,我们的主观意识会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我们教育孩子时出现问题不可怕,我们要反思,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去寻找。
如何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我们可以开展主题游戏。欣赏文学作品,动画片,木偶剧,诗歌,散文,故事。讨论问题我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学校跟他讨论,谁对谁不对,他可以怎么做,可以固定一周一个问题讨论。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社会,只要他的三观会有比较多的朋友。如果我是他,学习换位思考。讨论问题可以有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如果我是他,关心朋友好事多,他怎么了,定这个话题来讨论。提供交往机会,可以刻意的去做一些机会玩具分享日,关爱他人日,分享美食日。
对孩子来说有效表扬和鼓励,可以调动他的主动积极性。他有些一些无意的行为我们刻意的去表扬,他会更愿意去做。我们可以做一些表扬卡,和老师进行一些沟通,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给他一些表扬卡。幼儿园的小朋友适合这个方法。
第三,因势利导,随机教育。我们引导错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四,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每个孩子生而神灵,为什么在后来会慢慢没有了,这些是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的不同。我们也要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用到我们的生活。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要让他在无意中听到你对别人称赞他的优点。一句话感动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并不是天方夜谭,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许就因为父母和老师的一句话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说话虽然简单,但可不是一件小事。用简单的语言去温暖这个世界,可能给人带来的就是一时、一天乃至一生的帮。所谓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说智慧的话你就成了智者,说善良的话你就是个善人,一味说恶意的话,终将会成为恶人,所以你说的话,其实就是别人眼中的你。每个人都希望改变命运,改变命运,其实很简单,好好说话就是改变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