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
汨罗托起的纪念

汨罗托起的纪念

作者: 杨柳依依簡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19:07 被阅读8次
    汨罗托起的纪念

    已记不得在哪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文化是流淌在民族心灵上的一条河,贴着河流走,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距今已两千三百年,那天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泪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旋流之中的。

    他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

    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声名鹊起

    一个节日

    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灵魂而内涵广博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包裹成了节日的粽子!

    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节日。在结束自己物理生命的同时,也让精神世界大放光芒。

    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屈原──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值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恰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

    屈原和楚怀王,《国殇》和汨罗江,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

    吃粽子的传统,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长度。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汨罗托起的纪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zo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