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和白云结婚,我们欢呼着,去捡他们撒下的喜糖。”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全班同学。
在情人节这天,孩子天然的口吻下,反而将它衬得格外应景。
有人终于久别重逢,有人还在带着思念等候。
甚至,有人因为奔赴前线,不得不和心爱的人相隔两地。
▲他们约好等疫情结束,第一件事就是去领结婚证比起歌颂爱情,或许在这一天,我们想起更多的是:
第一次结婚是什么样的?或者,第一次恋爱是什么样的?
再往前回忆:
你们各自走过什么样的人生轨迹,才等到了相遇的那一天?
是喜悦的?还是磕磕绊绊的?
是平淡的?还是刻骨铭心的?
也许这部纪录片可以替你解答——
《人生第一次》
咖爷推荐过不少关于人世百态的纪录片,最动人的原因源于:真实的力量。
它们借由普通人的视角,聚焦平凡的芸芸众生的人生经历,却又无处不透露着治愈人心的温情和深入生活的哲思。
比如,将镜头对准中国医患的《人间世》。
没有彩排,没有剧本,讲述的只是在病房里的人间日常。
目前在豆瓣上,两季均有4万人左右打出9.6的高分。
其中第二季的导演秦博,也被网友们评价为“新闻人的眼睛”。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同样出自他手。
由央视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刚上线就获得好评——豆瓣评分9.1,B站评分9.7。
其实,早在宣传片曝光之时,就有媒体评论:“终于有部纪录片,拍出了中国人真实的‘人生图鉴’!”
甚至它还得到央视爸爸的官推:
正如片名,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在普通人的一生中,面临的十二种“第一次”。
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班、第一次走进社会、第一次结婚……
时间跨度上,从婴孩呱呱坠地到暮年垂垂老矣。
通过纪录片,系统地展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这是重要的人生回顾和反思。
毕竟,人生,最难忘的也是“第一次”。
比如,第一集的主题:《出生》。
导演选择了3个较为典型的生育家庭,记录了4个孩子的出生故事。
3个家庭,同为生育,却有不同。
生育是造物主给予女性的特权,然而这份特权的代价则是鬼门关走一趟。
很多男性自认承受疼痛能力要比女性强,然而在体验“生产阵痛体验”时,铁骨铮铮的硬汉,也忍不过三分钟。
他们形容这种体验为“就像有人要从你鼻孔里硬挤出一个西瓜”。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儿女双全的想法根深蒂固,尤其是二胎政策放开之后,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这样的诉求。
吴丽辉,一个二胎妈妈,希望生个妹妹,凑个“好”字。
在等待宝宝降生时,她要承受“开十指”的痛苦。
尽管科技在进步,用于生产上的技术也在发展,但是“无痛分娩”在我国的普及率仍旧不超过20%。
更重要的是,在那之前,要忍受到宫口“开二指”的煎熬。
辗转反侧,度日如年,直到对疼痛麻木,觉得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可能还没到“二指”。
最后在疼得忍不住身体战栗的情况下,才求得那一支“无痛”的神药。
而那“无痛”的药剂,才是最痛的一针。
输送药物的又粗又长的针头,要穿过产妇的脊椎孔,还要再将一根细小导管,导入硬膜外腔。
“无痛”之后,准妈妈们还要等上几个小时才能和可爱的宝宝见面。
宝宝出生之后,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妈妈们也忘却了之前所有的苦痛。
顺产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有益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女性适合顺产。
第二个家庭,36岁的周婷属于高龄产妇。
产前发烧,有可能导致宝宝脑膜炎,各种不可控因素随时发生。
最终,周婷选择了剖腹产。
这种手术方式,其所涉及到的麻醉风险、切口疼痛、切口感染问题等一般手术风险均是存在的。
术后的恢复时间,也长于自然分娩。
女儿降生之后,爸爸黄晓敏留下了喜悦的泪水,焦急的等待之后,母子平安莫过于最大的喜讯。
对第三个家庭的妈妈向爽来说,她所要承担的压力要比太多的人沉重。
先天心脏主动脉瓣畸形,育有双胞胎。在分娩前,还要经过心脏外科手术。
生产危险系数高,孩子有30%的概率无法顺利降生。
一台手术,三条人命。换成谁,都会害怕。
手术前晚,向爽做了个梦,她梦见自己给孩子起名叫做春和、景明。
这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话说:“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更是妈妈对孩子的希冀,一生平安,波澜不惊。
一个月后,向爽也成功通过剖腹产把双胞胎带到了这个世界。
春和还有景明,健健康康地诞生了。
满屏的加油和鼓励,看得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人生初见,春和景明。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充满了希望和喜悦。
孩子出生以后,人生的难题也刚刚开始。
于是有了第二集:《入学》。
孩子很快长大,第一次说话、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笑出声、第一次走路……
终于,要迈出属于他们人生的第一步,离开朝夕相伴的父母,进入幼儿园。
这一集抛开了那些沉重的话题,更多的是忍俊不禁的欢笑。
镜头转向了幼儿园,每年开学,这里开始上演年度“催泪大戏”。
亲子间关于生命离别的初体验,就此展开。
尽管在孩子入学之前,每个家庭都会提前打预防针,各种教学绘本轮番上阵。
但是,理论和实践总是不同的。
孩子乖,家长会舍不得,怕孩子吃苦受罪;孩子闹,各种哭闹打滚,就是要妈妈要回家。
哭完之后,开始新的校园生活,秒变小大人。
对老师的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
也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落:
当然,也开始学着“勇敢”:
当孩子开始了第一堂课的同时,父母也开始了人生的另外一门课。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都是同龄的不同人生阶段的学生。
幼儿园之后,还有小学。
相比幼儿园的哭闹,小学生已经能够处理自己的分离焦虑,对校园生活应对自如。
此时的父母,才是那个“焦虑症”患者。
家长们在孩子开学第一天的书包里,塞进了各种神奇的宝物——
塞几根葱,寓意“聪明”;
塞包统一100方便面,寓意“考100分”。
小学生的生活,已经开始繁忙起来:
一天7节课,一节课35分钟;放学回家后,还要完成作业;作业之后,还会有课外辅导……
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开始萌生了“竞争”的种子。
爸妈也开始严阵以待,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通过镜头,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喜怒哀乐,和成年人别无二致。
各有所忧,各有所虑,各有所乐。
他们眼中的童年,并非我们成年人所想的快乐无忧。
什么是童年?成年人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认知世界。
小机灵郭雨晴说起了《童年》的歌词:
隔壁班的女孩,从来没有经过我的窗前;
睡觉前才发现,自己的作业只写了一点点;
考完试才知道,该念的书没有念……
或许等她真正懂得歌词背后的意义,她已经开始“回忆”了。
而回忆,总是伴随着:《长大》。
第三集里的孩子还没完全长大,但是他们却第一次学会如何记录这个世界。
在云南支教的大学生康瑜,决定教当地的孩子们写诗。
孩子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写诗有天然的灵感。
开头的那一首小诗,就来自于这一集开头。
目前,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才更新到第三集。
除了镜头里的“第一次”,还有镜头外为“第一次”献声的明星演员艺人:涂松岩、高亚麟、王耀庆 、韩童生、辛柏青……
他们用声音,描绘中国人真实的一生图鉴。
导演秦博曾在《人间世》的采访中说:
“这些故事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就像一条河流,没有过多的惊涛骇浪,但它暗潮涌流,我们希望把静水流深的那种汹涌感拍出。”
《人生第一次》也是如此,再渺小的个体,都是自己生命里伟大的主角。
在纪录片的预告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没有返回键,你需要要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
人生在世,能做的只有勇敢向前,奋力奔跑。
《人生第一次》有着一种难得的沉静,它不是急着去煽动情绪,而是让观众随着镜头语言回到人生第一次的真实状态。
随着镜头下的主人公,一起去经历,去感受,挖掘我们曾经的回忆。
反思我们的“第一次”,也是反思自己的人生。
纪录片之外,这个春天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第一次”。
有人,第一次因为工作剪了长发;
有人,第一次在隔离病房给大家拜年;
有人,第一次捐献出了十万斤的蔬菜……
在灾难面前,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第一次”成为英雄经历。
每一个挺身而出的平凡人都是时代的英雄,都是英勇的战士。
伟大的作品总是把人还原为常人,有人才会有不朽。
期待“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中,为我们带来不哭天抢地、更为醇厚的东西。
既然不能出门,不如沉下心来,去看一看这个生猛沸腾的生活底下,有多少真实的明媚和暗伤。
而它们,又是怎样成就我们千姿百态的傲然挺立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