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素母亲的故事
范雨素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我第一时间阅读了她的故事。环境如此艰难,但她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心中的那份净土。她在谋生之余,笔耕不辍,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折射出她高尚的灵魂,,洗涤着人们蒙上尘埃的心灵。
但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那天赋异禀,却命运多舛的母亲。她养育了五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孩子让她省心。
大哥哥读书成痴;大姐姐因脑膜炎智障;小姐姐身患小儿麻痹症;小哥哥迷恋赌博,身败名裂;范雨素对家暴不堪忍受,携两女回娘家;
大哥哥却从来没有遭人嘲笑,因为母亲向来支持哥哥的文学梦,别人眼里的“孔乙己”,在她眼里就是“最具优点的儿子”;
母亲从来没有放弃治疗大姐姐的病,一直求医问药,但有一次,大姐姐因高烧治疗无效死亡;
同样,母亲一直坚持治疗小姐姐的小儿麻痹症,直到12岁才好转;
小哥哥遭遇世态炎凉,打算自寻短见。但是母亲却说他是个好娃子,用世界上最暖心的话宽慰小哥哥,于是小哥哥选择坚强地活着;
范雨素带着2个年幼的女儿,遭遇冷眼,但最后遇上的是母亲慈祥的目光。
范雨素的母亲用最坚定的爱,最朴素的爱,最慈祥的爱,最无条件的爱给予了她的孩子。不管她的孩子多么让她操心,别人认为她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堪,但是她从来没埋怨过孩子一句;
相反,她永远用她最柔软的心面对孩子,用最慈祥的目光迎接孩子。
这种纯洁高贵的爱传递下去,就是范雨素的女儿把公司发的饮料全部给了素不相识的老人。
也正是这份爱,带给范雨素永不枯竭的动力,让身处底层的她活得不卑不亢,活得有诗意。
一个值得写下的故事
范雨素的故事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
曾经,一个不到40天的弃婴,在别人眼中不可能成活,硬是被60多岁的爷爷奶奶用米汤给养活了。
这一直成为人们的谈资,本来在村里德高望重的爷爷奶奶,让人们更加尊敬他们。
这个孩子到了6岁了,该上小学了,可是她连100以内的数数都不会。别人也时不时看着这个孩子,惋惜地摇摇头。难道老人养了一个弱智吗?
这两位老人可不这么看,见到别人总会找到这个孩子的优点说:“我家的娃儿最懂事,总是帮我做事……”“我家的娃儿最会心疼爷爷奶奶了,总是把好东西留给我们吃……”“我家的娃儿可会唱歌了,跟着唱着唱着都会了……”
其实事实相反,这个孩子不懂事,很任性;好东西都是爷爷奶奶留给孩子吃;这个孩子唱歌是五音不全,不敢开口唱歌……
小孩子还是入学了,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数学13分,被要求留级。
腿脚已经不灵便的爷爷,带着一听罐头和一包白糖,拄着拐杖,来到方圆十里之外的校长家,说:“我家娃儿不笨,我们自己在家耐心教;不能让孩子留级,村里的孩子会嘲笑她,她会自卑的。”于是那个孩子没有被留级。
爷爷奶奶便捡来树枝,抓来花生,黄豆,扳着手指头,在上学前,放学后,睡觉前,教孩子一遍一遍地练习数数;
孩子作业不会写,可爷爷奶奶一字不识。于是他们带着这个孩子,到读书人的家里,求别人教教她,一直坚持到这个孩子11岁,离开他们到外地求学。
辛苦的付出还是有了回报。到了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数学第一次及格了,61分;到了小学六年级,第一次100分了;到了初中,孩子的数学开挂了,成了优等生了。丝毫不输给那些起步早,有自己父母的那些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我。我的童年就是和我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我身上最稀缺的品质—善良—就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过来的。
每当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脑海里浮现的便是他们慈祥的微笑,忆起的是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永远为我骄傲的神态。
遇上这样善良智慧的老人是我一辈子的幸运。他们目不识丁,但是给了我最好的教育,他们在我心目中就是“教育家”。
令人揪心的场面
可是,在这个经济高度发达,文明高度开化的社会,有好多孩子的处境都不如我的爷爷奶奶提供给我的环境和教育。我身边充满了让我感到揪心的现像,有好多孩子的处境令我堪忧,让我感到心痛。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到餐馆吃馄饨,女儿吃得很慢,被母亲一巴掌拍下来,嫌她吃得慢;女孩哭泣起来,再次被打,说“我叫你哭,昨天晚上还没有打够……”;女孩吃得好好地,突然那个女人把碗抢过来,不给她吃,说“在家不好好吃饭,就知道吃好的……”,女儿去抢,哭着说“我要吃要吃……”再次被打……
这是什么母亲?应该是连小狗小猫老虎狮子的母亲都不如吧?
一个2岁多的孩子想玩水,央求妈妈帮他在水龙头接点水,让他的小汽车在水中滑行。看着手机的妈妈,看也不看他一眼,厉声说:“不行!玩什么水!”小孩子不知是吓哭了,还是因为不能玩水哭了。
孩子自己创造条件玩耍,还会求助于大人帮忙,此时应该得到父母的称赞吧?
一个2岁多的孩子刚学扭扭车,不是很熟练,但是非要自己来,被旁边的奶奶一脸厌恶地扯住,说“简直笨死了,这样子还不摔跤……”。
谁学个新东西,不都像蹒跚学步的婴儿?此时不应该为孩子感到骄傲吗?
幼儿园小孩子午休时分,一个小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床铺,老师不耐烦地厉声吼道:“你怎么这么蠢?连自己的床都找不到!”
一个3岁多的孩子,面对清一色的幼儿床铺,找不到床,不是很正常吗?不能牵着他的小手帮他一下吗?
你能想象吗?那么柔弱的一个小小人,真善美的化身,他们只不过是好奇这个他们觉得美好的世界,爱吃,爱尝试,爱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人一点关注,一点帮助,一点包容而已。但是上面的孩子收到的是什么?冷酷的心和暴躁的行。
……
这是多么残忍的画面。
我们没有权利对孩子乱发脾气
也许有人会说,你只是看到了这一个情景,背后那些人对他们的好,对他们的付出,你都没有看见,你没有资格评价,批评他们。
是的,没有了大人的帮助,孩子们除了去流浪,去当童工,自己是没有能力活下去的。
在生命的早期,大人为他们提供活下去的,成长的环境不是理所当然的吗?难道就因为我们是给予者,我们就有权利对孩子大吼小叫,任性地表达我们对孩子的不满和愤怒吗?
最讨厌的是:打着“管教孩子,为了孩子好"的幌子,为自己的行为披上”至高道德“的伪善外衣,还心安理得地纵容自己的情绪,一次又一次伤害年幼的孩子,在孩子心上种下”恶“的种子。
善待孩子,唯有从父母做起
谁来帮助拯救这些忍受大人暴躁情绪的孩子?唯有父母。如果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都不爱护和尊重 ,别人也并不会善待他的。只有父母尊重了孩子,其他人才可能尊重他,他才能获得自信和自尊。
1
作为父母,和孩子好好说话,耐心地对待孩子,是我们只要改变态度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需要我们多么有钱,有地位,有权利。
越是年幼的孩子,对我们的爱越对没有条件。孩子的幼年和童年时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当我们父母错过这个时期,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就需要越高的智慧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不是所有父母都可以亲自陪伴孩子的黄金成长时期,他还会接触到其他大人,比如家里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阿姨等人。
当父母发现他们对孩子态度恶劣时,我们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做孩子的发声人。告诉他们,孩子需要的耐心和帮助,而不是指责和吼叫。我们不要恪守所谓的孝道,让孩子日复一日地生活在语言暴力的轰炸中。
3
当我们发现老师对孩子乱发脾气时,要么第一时间跟老师及时沟通,要么向学校反映情况。
我们不能做一个冷眼旁观者,也许被吼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但我们要用行动去影响他人。当我们选择做一个冷眼旁观者时,社会就没有正义。有一天灾难发生在你我身上时,也无人站出来。这个社会需要勇士,敢说真话的勇士。
4
除此之外,我们要跟孩子说:”爸爸妈妈有时会心情不好,如果不小心对你发脾气了,不是你的错,是我们的错,你要提醒我们喔。"
"如果**吼你,对你发脾气,你要对他们说:不许吼我!不许对我发脾气!"
我们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我们有资格对孩子凶,不能心安理得地让孩子一次又一次承受我们的情绪暴力,没有丝毫的内疚感。
最后一点但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勇敢对语言暴力说"不!"。我们不能时时陪着孩子,但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就是真理和勇气。
一起做“不吼叫父母”
前几天看到儿童教育专家张旎说,她的婆婆是她膜拜的对象。张旎的先生说,他的母亲对他们几个孩子从来没有说一句厉声的话,任何时候他们做错了事情,母亲总会站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语气永远是温和的。
我心中不由地有个感慨:心底最敬佩的是能够永远温和对待孩子的人。心底最痛心的是对孩子大吼小叫的人,还心安理得地把这种行为定义为”管教孩子“。
我有时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完成不了任务而焦虑,疲惫不堪导致情绪失控,对孩子失去耐心。但是我不想继续这样子下去,写下这篇文章,提醒自己,同时与大家一起共勉。
PS:新东方绘本馆不仅提供最优质的绘本和课程给小朋友们,还帮助父母一起成长。如果您感兴趣,可以扫新东方绘本课堂的二维码,加入好父母打卡计划,让我们一起做“不吼叫”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