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激进》——如何学习,以及提高知识的深度

《激进》——如何学习,以及提高知识的深度

作者: xialichong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14:34 被阅读0次

    在看了很多读书笔记,很多论文(其实也没多少……)之后,我发现学习的效率并不很高。主要的问题就是,看完书,一是不知道看完讲了什么东西,二呢,记忆不够深刻,归纳的内容常常忘记,要重头去翻。第三, 因为记忆不深, 往往在交流的的时候,无法运用起来。最后,学习的深度不够,已知概念,却缺乏应用和足够的理解。

    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错误的学习习惯。

    很大一部分的学习习惯,甚至人们认为比较优秀的情况是,你通读了某篇读物或者论文,你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做了梳理,画出思维导图,把其中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摘取出来,并且记成笔记。

    但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你只是扮演着知识的“吸纳者”,或者信息的搬运工。你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学习者本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却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学习某个材料前,认真思考4个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

    2.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探索的问题?

    在现代学习生活中,人们往往聚焦于碎片化的知识体系,而忽视了对文章的解码。

    何为解码,简单的说,解码便是将表层信息,渗透入里层信息的过程。书上看到的原话便是表层信息,通过解码,读者能够进一步推己度人,分析该句话是如何写出来的。

    解码的3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原本要传达的信息)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伟大的艺术作品,常常有很深厚的内涵和精巧细微的技法,不论你在哪个或深或浅的层次上解读它,都能呈现出美妙的意味,但如果你不做一番细心的挖掘,就只能品尝到最表层的一部分味道。

    “理解的推进有2种,一种是把细节集合于既定的模式之内,一种是发现强调新细节的新模式。”很显然,我们更应该推崇后者。

    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深度能够让人不只是学皮毛。即可为,深度学习。

    那么如何对文章进行解码呢?

    首先,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寻过程。

    不要关注情节最终的结局,理论得出的结论。更要关心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如果是看一部虚构的作品,我们要思考目前这个结局,作者是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情感上的推动,使其变成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如果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是使用了怎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观点成立,说服读者。

    其次,不只要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归纳也常常带来信息的减损。把一本书缩减成一句话后,原本书中那么多精心的构思,精到的细节,精彩的论述,就全扔掉了。对于经典作品,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到另一个情境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复用的只是模式。读书就读出真味来了。

    最后,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我们每接受一个新的信息材料,总要调用我们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去与其对比。从知识内容扩展的角度,我们除了关心相同之处外,更要关注不同。不同的才是新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发现。

    掌握理解了知识后,剩下的便是运用。

    1.不断操练,从做中学

    2.把分离的知识变成整体,寻求相互间的关连

    以上便是《激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适合给很多对未来,对个人规划的人细读。工具书比较枯燥,但是确实很有用。就像网上的段子:你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看了这本书,也许会找到一点思路,让自己过的轻松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激进》——如何学习,以及提高知识的深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e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