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会,红薯产量高,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家家户户都种了很多红薯。
红薯收获后,有三个出路:
家家户户都有红薯窖,把红薯储存在窖里,几乎天天蒸红薯吃;甜糯可口,但吃多了容易胃泛酸;
家家户户都打粉子,冬天露天架起大锅,一起做粉条。大锅锅的周围一定会有一群苍蝇一样的孩子,这摸一点那揪一点,有时还偷偷扔块粉欠团进锅里,抢着闹着吃着,好像饿死鬼脱成的,撵都撵不走!冻过的粉条绝对好吃,所以都是冬天做粉条,春节的猪肉炖粉条比山珍海味还好吃!
家家户户都擦红薯干,擦成片后一片一片地铺在犁过的红薯地里晾晒。红薯干磨成粉后,拍成红薯饼子在鏖子上炕熟,可比玉米面饼子好吃多了。
家家户户都有半间房用桲围起来红薯圈,里面都是红薯干。每天晚上熬点红薯干汤,也是甜甜的享受。
白天艳阳当空,晚上暴雨来临,半夜里被叫起来捡红薯干的困乏却刻在骨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