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是什么?
现今欧洲的很多电影中“巫者”的形象通常都是脸色惨白、神情呆滞、气质诡异略带神经质,同时身具特异功能的一些特殊人士。在中国从古至今“巫”一直和占卜、驱魔、邪魅脱不了干系,平常人家鲜少愿意和“巫者”打交道,集体意识中常常认为这些人士不太吉利。
是啊,真正的“巫”又是什么,在我自己的感觉中“巫”应该和纯正能量、神圣魔法联系在一起,他/她应该是一个能够连接宇宙能量的通道,一个能够接引天地能量、心怀大爱的人。这让我想起《魔戒》中的甘道夫,一位能力超凡、心佑天下的白袍巫师。
大理聚会期间,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忽夏拿出一壶黄酒,说是今天感觉需要喝点酒,想喝的可以来几盅。几个人三盅酒下肚,自动开始上演中世纪女巫集体被残害的事件。整个能量场中有感应到被残害的女巫、有假扮普通民众躲避存活的女巫,还有真正引发这个事件的肇事者……各种人物悉数登场,每个人开始进入各自的角色,当晚似乎重现了女巫残害的一些场景。有人声泪俱下的控诉;有人为求生存隐匿巫者身份终年惴惴不安;也有人对整场屠杀表现出漠视和无动于衷,这些情绪和状态既有个人意识的伤痛,也有集体意识中的伤痛。整出戏唱完后,大家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和中世纪欧洲女巫迫害事件有此关联,这些原本潜伏于意识深处的灵魂记忆借由这次自发的“戏剧演出”得以重现。结束时忽夏运用紫色水晶球的能量帮助大家释放和转化个人和集体意识中作为“巫者”的各种伤痛,收回各自的灵魂碎片。
聚会中的妈妈们都是极具灵性的女性,大部分在过去世扮演过“巫者”的角色。经历过民众的不理解、亲友的疏离、社会的残害,很多人在灵魂深处自动关闭各种天赋和能力,自愿削弱感受力、直觉力、心灵感应能力,竭力隐匿在人群之中,似乎只要和大家一样生活,就可以不再记起和重复过往的伤痛与经历。可是当我们不再愿意正视自己、不再运用自身天赋探求内心道路、甚至不惜摈弃一切疗愈方式帮助自己和他人,我们便将一部分能量封锁起来。无论这一生我们如何竭尽全力去成为一个智慧的妻子、有爱的母亲、独立的个体,总觉得力不从心,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完整、力量不完整、灵魂同样不完整。我们带着缺失的意识,却想成为强大且充满能量的个体,这显然是自相矛盾,无法实现的。
或是因为这些年一些波折的经历让我对过去世的剧情不再好奇,我也常常在想一个人为什么要收回灵魂碎片,为什么要重新回到过去世的创伤去疗愈。随着这段日子的体验慢慢的我开始理解,过去世那些未处理、未完善的体验就如同我们孩童时代留下的阴影,它们躲藏在潜意识深处对我们的心智和情绪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些莫名其妙的痛苦或是愤怒、那些自己也无法理解的行为模式,它们的根源或不在此生,而是出自很久远年代的那个自己。我们无法统合不同时间线的自己,又能如何心安神宁地活在当下。
最近朋友圈流行一句话:活在当下。这是一句极其正确,又简单明了的修行要旨。只是我在想每个人的当下应该是非常不同吧!意识的完整度、觉察力、专注度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同,我们对当下的感知会有怎样的差别呢?后两种品质可以在现今的生活中不断精进习修,而这个意识的完整度和每个人轮回各世中的灵魂碎片应该有着极大关联。有个朋友说南传佛教提到过:一个人修行到一定境界,需要破了过去世的我执。这个我执的意思我理解为过去世未处理的各种情绪和伤痛记忆,因为陷在贪嗔痴中,我们无法连接到内心真正的智慧,以至于深陷各种剧情之中,很多灵魂层面的意识也就散落在过去世里。
这样的解释我个人感觉不尽如人意,请原谅我目前的意识层面只能解释到这个程度,虽然向内探寻的道路走了很多年,越往里走越发现精微能量层的很多感知无法用语言描述,也远远超出我现今能够理解的范畴。或者说它已经不是大脑理解的范围,更多是内心持续深度觉察后的感知与领悟。在这方面目前我还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来描述,如果有朋友体会到并且能够交流,真的很想洗耳恭听。
米达之家亲子聚会分享6——“巫”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