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趟你带着我,我带着行李箱的旅途。
出发前,所有预期只要是出省即可。为日常生活切换个场景,置换心情,归零。因此,出现了如下对话:
姐姐:你对住宿有什么要求?
我:你满意就行。
姐姐:你对饮食有什么要求?
我:能吃饱就行。
姐姐:你对旅程有什么要求?
我:出省出省出省……
原来对庐山的印象只来自小学时的几首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以及各样在近代史中庐山故事。印象单薄且刻板,以为他只是徒有秀色山光,不外乎攀爬到顶峰一览天下已。
但亲身入山后,庐山的从容亲切,处处人文学家的智慧留迹,让人心生惊喜,也理解为何国共时期的领导人爱留住于此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e5c55844b1808d6d.jpg)
Day 1 初抵庐山
交通:广州-九江 K83 18:40-8:10;九江汽车客运站坐班车直达庐山。
火车晚点10分钟,却神奇地早到了将近20分钟。于是,顺利地坐上了8:50在九江客运站的客车直通庐山。
上车后,姐姐特别郑重地跟我说,车程分为了两段,前一段是到庐山景区入口,后一段是景区入口上山;上山一段可以好好休息。因为,盘山之路迂回曲折,是晕车高发地段。果不其然,第二段路开始时,司机大叔逐人派发了一个呕吐袋。
又果不其然,我晕车了。一入上山路,车开始在七拐八五的山路上漂移起来。人犹如沥水篮中的蔬果,随车东摇西摆。当然胃也是翻江倒海的。所幸车程大概30分钟。后来在博物馆再看庐山沙盘地图,才发现我们“幸运”地选择了最为曲折的北门上山之路,从南昌来庐山路要短且直缓。不过,这也是一种旅程体验。
到达山头,穿过隧道,初识庐山,我是惊讶的。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平整的两车道街道,左边一列寻常商铺和旅馆、甚至有肯德基和周黑鸭,右边是一片街心公园、广场绿灌,安逸宁静,有人气却不烟火,亲切如花园小区,不有一丝名山的巍峨庄严。
姐告诉我,这是牯岭镇,有庐山人日常居住与此,因此相对地物价较其他名山景区要亲人,后面几天补充零食装备时也是充分感受到了。在街心公园凭栏外望,亦可见脚下山头布满红绿三角定的房屋,层层叠叠置在葱茏绿树之间。入住处附近,还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如此平近,心生欣喜,因此拍了好几张“我的中老年生活”的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ccd9fffaa88a82c6.jpg)
Day 1 西线初探:花径-天桥-锦绣谷-悬索桥-索道-水电站
放下行李,简单洗漱后。便至山顶小木屋购买来日数天都需要用到的交通卡,80元/人,无限搭乘景区穿梭大巴,7日有效。一人一卡,购卡和上车都需要按指纹。开卡激活时的小阿姨,大概太急于让我们赶上班车,刷一下,抓起尚在懵懂中的我们的大拇指重重地、粗暴地完成了指纹的录制,也造成了数天里我们的坐车的小插曲——总是读取指纹失败。于是乎,每次坐车时我们都自觉滴給自己、也给乘务员打好预防针,“指纹读取可能会失败,要不要拿票给您核对一下?”有时,我们凭着纯真无害的脸得到了乘务员的信任,挥挥手让我们上车了;也会遇到特别认真负责的,在她的多次坚持下、尝试多种手指位置后,我们最终成功打卡!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5a838552ce218c48.jpg)
第一天的行程,乐趣不在天桥、龙首崖、仙人洞等拍照机位点,而在山路上不时延伸至悬崖边的巨石——巨石不设护栏、只用黄色油漆标注安全界限;站上去,三边皆空,可广角俯瞰田地川流和鄱阳湖,垂望可见数百米地下的郁郁绿林。最适合拍摄指点江山系列照片。虽然巨石足够厚实,但胆小如我们都害怕脚滑失足,颤惊踏上后都快速环境拍照。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953ed3b125967c0c.jpg)
另一乐趣在林间路上不时横出的块石,以及不时急陡的楼梯;前者可拍此路窄、才通人,彰显身材苗条的系列照片,又或是“半路探出个人头”的半吓半怪系列照;后者可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转折之照。
悬索桥时,借助小兔兔创作了“小兔纸已吓晕”系列,充分表达我们在悬索桥上感受石板桥面因游客踏足,而时不时颤抖带来的震惊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735b4a507e263426.jpg)
因此,景色不是重点;不正经的玩拍创作,才是乐趣!
从悬索桥坐索道回到水电站,就结束了这天第一段旅程。索道短暂10分钟里,遇见了聪明伶俐的小妹子吐槽低头党老妈,也遇见了将手机留给李白又马上土豪网购了i8的潇洒大叔。路人也是另外一个旅程的趣味点,到时再单章记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b648eb0101a90d0f.jpg)
Day 1 美丽的黄昏:街心花园-如琴湖
下山后已到饭点,便在镇上吃了简餐一顿。庐山的特色菜有三石:石鱼、石耳、石鸡。中午怀着好奇心点了石鱼爆蛋,实质小鱼干炸蛋,对于惯于清淡品鲜的广东人而言,实在油腻。并由此摸清了庐山菜的口味——多油带辣,之后均点豆腐下饭又或是德克士、啃面包。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8ef8458b9b2ef707.jpg)
饭后,街心公园物色手信。先踏入梁义隆试试庐山小点心——茶饼,用小麦粉、黑芝麻、饴糖、白砂糖以及桂花、茉莉花、玫瑰花等佐料所制,多一口一个的精致体量,口感脆松,口味清甜,嚼后满口花香/茶香,确实很适合伴茶吃用。沿街还有多家售卖茶饼,但逐一试吃后,确实是梁义隆最为佳,每家都可做到松脆清甜,但识别度高的桂香茶香却只有此家。
庐山故事是街上唯一小资调的手信店,粉蓝色调,门口摆白色木椅和话框来供游人拍照——庐山的朴实很难得,若在其他地方,这类小资店大概已烂大街。店内如同一般店销售多样路上文创品,如明信片、丝巾、茶具……也有特色饮品。和姐姐一起点了店里最鲜艳的”十里桃花“,实质番石榴汁,饮料里还加了略甜好嚼的桂花。妖娆的紫红色,一路吸引了小孩子艳羡的眼光。因此,我们之后的游览都非常愉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295d5cf6146f07bd.jpg)
如琴湖边的花径,是白居易先生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出处。庐山花径海拔1035米,山上温度确实比山下温度要凉快。不过,我们六月而至,桃花也尽。花径里觅得的也只有刻有花径的板石、将板石护起的亭子、草堂等景观。园内还有一棵特别的杉树,名麦吊云杉,高十几米,围大概1.5人抱,叶子如麦穗垂吊,甚是美丽,也引游人纷纷合照。
花径出来,我们便沿湖而走。如琴湖得名于形状如提琴/琵琶,湖面如镜,将湖边的树、屋以及天空都映得特别清晰。我们在湖边亲水平台上,周围峨峨高树,盘腿而坐赏落日,十分写意。当天天气甚好,落霞将天上片片鳞状云染粉,倒映在湖面,颜色又得到了一次强化,十分美丽。
沿如琴湖而归,又一路穿行在杉树松柏各种高树之间,沿路还有各式欧美风别墅,每一步都因美景不曾浪费,也不觉赘重,一路轻爽。
第一天,已然满心喜欢上庐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14209/4c80112819525dd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