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的父母,几乎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然而,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会让很多的亲子关系受到伤害,而导致无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是令绝大多数家长和孩子困扰的,痛苦的。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16963861/5b8a157841459ef5.png)
一.建立亲密关系
很多的家长会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接受自己的建议而给孩子冠上叛逆的名头。或苦恼,或大发雷霆。然而却很少醒觉自己的沟通方式,技巧。更很少醒觉自己的做法是在建立亲密关系还是在破坏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土壤,只有好的关系,孩子才愿意接受来自于父母的建议和指导。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建立亲密关系的我三个角度。
1.尊重
我在讲座中经常会问到大家这个问题,就是您最愿意听谁的话?大部分的答案是:父母,老公/老婆。老师。我说错了,你最愿意听的是你自己的话。大家一时没有明白,我说:那些说听父母话的家长,只需你们想一想你现在的老公,你之前的男朋友是不是你爸爸妈妈喜欢的?是不是在他们完全同意的情况下才开始相处的?还是冒着父母的天下大不韪偷偷的约会,偷偷的看电影,偷偷的吃爆米花?爱情从来都是个传奇,当它来的时候,谁又能挡得住呢?那个男人或许只说了一句“我爱你”,你就奋不顾身的选择了厮守终身。在终身大事上,我们没有听父母的话,而是选择了听自己的话。
那些选择愿意听老师话的家长只需想一想,从小到大,老师交给我们太多知识。譬如几何公式,化学公式,2的N次方等等。而如今我们又记得多少呢?我们为什么会忘记?就是因为我们确定在我们生活当中,这些玩意根本就用不上,所以我们会遗忘他们,而选择更实用的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技巧和方法。于是我们还是选择听了自己的话。
也如同今天我和大家现在去交流的内容,我是借鉴了很多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经典的书籍,包括樊登读书中亲子教育解读的精要,在通过自己的经验梳理成自己的话和大家来分享,那么对于在座的家长来说,内容里讲到的概念和方法就一定是正确的吗?那么究竟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那一定是只有您认为是对的才是对的!
我们的孩子有着他们的成长规律,在0-7岁的时候叫作智力发育期,此时呢他们的神是爸爸妈妈。在这个年龄段里,其实亲子沟通是非常顺畅的。而孩子进入到8-12岁这个阶段,叫作习惯养成期,他的神就变成了老师。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愿意顶嘴,你说东他偏要说西,你说你是怎么回事儿,他就会说“老师是这样说的呀”家长就无可奈何。而当孩子进入13岁到18岁这个阶段,就进入了性格塑造期,孩子也就正式的进入到了青春期这个阶段。此时他的神就变成了自己。他开始有了自我的觉察,有了与他人的分别,于是呢他开始遵循自己的意愿,听自己的话。就如同我们成年人一样。
那么我们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思维好不好呢?当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至少有一半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不好。我会继续问,为什么不好呢?你们希望你们的孩子都是言听计从的妈宝男,木偶女吗?你们希望你们的孩子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你们在的时候遵从你们的意愿,你们离开他的时候,他只能遵从他人的意志而没有自我的人吗?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自主,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吗?然而,为什么有很多的家长为什么会在教育孩子上迷失方向,我想首要的就是焦虑和担心。
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确实太快了。从人类进入到千禧年以后,时代的名词就层出不穷,譬如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时代,5G时代,自媒体时代,AI时代……在时代不断快速的更迭中,中年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前方是辨不清方向,后方是一班年轻人追赶。中年人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要忙事业奔赚钱。绝大多数的中年人基本上用八个字可以形容——“只能喘息,不能停息”。基于对于这个时代迅速的变化,对于中年危机的压力,家长就把这份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认为孩子你只有好好学习,未来可以才不至于像我们这样辛苦,你才可以活的更好。可是家长不知道,这种话对于孩子几乎不会起到什么学习动力的目的。因为他看到的是你总是用辛苦赚来的钱在不征求他任何意见的情况下,给他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总是在不征求他任何意见的情况下抹杀他的爱好。你总是打着爱的名义希望孩子变得更好,于是呢,就给孩子制定一个又一个标准去要求他,去束缚他。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标准,迎来的永远都是批评指责和伤害。慢慢的,孩子的心就会距离你越来越远。慢慢的,孩子闭上了耳朵,关上了心门。这就是为什么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为什么越来越不融洽的原因,是因为家长总是一厢情愿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爱孩子,而从来都不去确定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来都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是什么!而什么是爱呢?是对方需要,你能给予,对方又能收到的才叫爱。所以在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上,要懂得尊重在前爱在后!
所以说家长与其一天恨不得24小时的各种焦虑,还不如好好的来把握好当下,去学习,去成长,去改变。去有能力找到被孩子锁上心门后藏起来的那把钥匙,而那把钥匙的名字叫作尊重!我们作为父母,不可能掌控我们孩子的未来。因为,我们不属于未来。而孩子才属于未来!如果说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年人都疲于奔命。而未来的时代呢?我们能不能确定哪个行业,在10年到15年后是趋势还是消失?我们能不能知道孩子学习什么专业未来才会有出息?如果我们今天还用几十年前我们家族内祖祖辈辈的教育方式来希望教育出一个未来的孩子,如果我们今天还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去判断孩子的未来?那么你就真的有可能把孩子留到了现在而失去了未来!
在21世纪,有德有才的孩子叫精品,有德无才的孩子叫正品,无德无才的孩子叫废品,而有德无才的孩子叫毒品。我们每一个家长一定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是有德有才的精品。而重要的是,我们家长必须知道德在哪里培养,才在哪里培养,才能做到这一点。德是在哪里培养,一定是家庭里的父母来培养。而才呢?一定学校的老师。但是家长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和老师抢活干,都死死的的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于心情和血压都会随着孩子的分数起起伏伏,而忽略了对于一个孩子德的培养。什么是孩子的德?就是感恩,责任,理解。生命动力,自我价值,和自我驱动的能力。甚至一个人能够承受挫折依旧可以努力向上的一种能力。在中国叫做性格习惯,在国外也叫做情商。可是,有很多的家长不知道的是,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来自于情商,而百分之十五以下来自于智商。所以,真的不要总像监工一样去监视着孩子的学习了,这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走向破裂。而是去着重培养孩子情商的部分吧。如何去培养?首要的就是给予孩子尊重和相信。尊重的是孩子是一个拥有独立品格的人,尊重他的想法,他的意见和他的感受。让孩子在家庭当中拥有存在感,重要感和价值感。相信的是,相信我们的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他们无不希望自己有好的学习成绩能够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肯定和父母的认可。所以他们能考100分,绝不想考80分。能考第一名,绝不想考第二名。要相信他们是我们家族的未来,家族的骄傲。相信他们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成功。而相对于孩子一定可以成功这件事上,就像《当幸福来敲门》爸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绝不允许别人说你不行,包括我,包括你自己……因为你一定可以成功!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尊重和相信,那么我们的孩子才会和我们父母敞开心扉,成为家族的事业合作伙伴,从而去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让沟通变得更加持久而有效。
![](https://img.haomeiwen.com/i16963861/66022a5d1e09c233.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