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虎扑上看到一篇帖子,一个男大学生暑假用花呗帮女朋友分期买了一部华为P20,分期12个月,每个月还466元。
除了给女朋友买手机外,加上自己平时买鞋买衣服,没有计划没有节制的挥霍,花呗一直没有还,又拖欠了很久。
这几天突然收到了律师电话,告诉他如果在11月12日前没有还完花呗,就要起诉他。
还要罚款五万到二十五万,刑事拘留半年到两年。接到电话的那一刻他都震惊了。
担心被起诉,当天他找了好几个朋友硬是把花呗的钱都给补上了,他说:
“用花呗就和吸大麻一样,越借越多,越陷越深,真的太痛苦了,这东西会上瘾。”
2.
像上面那位大学生遇到的情况,我们或多或少都见过、听说过。
花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依托于场景的信用消费工具,用户在消费时,可以使用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花呗账单日为每月1号,还款日为每月9号或10号。
给大家看一个场景,假设我们要在天猫上网购一部手机,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选择全款支付5999元,也可以选择用花呗分期付款,有分3期、6期、12期不等。
1期就是1个月,假设我们选择分12个月支付,每次支付537元,合计要收6449元,并且算上一共需要支付的“手续费”449.88元,这里的手续费指的就是利息。
分期的好处在于你即使没有钱也能提前享受的服务,比如分期购手机、电脑等产品,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没有分期太大的经济压力。
买一个手机,一台笔记本一次性付清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分摊到每个月几百块的月供,看起来就轻松不少。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自从有了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等之后,消费更加轻松放肆了,同时各种分期平台刺激着年轻人消费欲望。
心心念念的球鞋要买、最新款的手机要买、喜欢的口红要买、好看的包包要买,最新款的笔记本也想买…….
“花明天的钱让今天的自己活得更好”,各种分期广告语也不断影响着当下年轻人提前消费。
去年,花呗发布了《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
另外报告显示,近四成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支付方式,比85前群体高出11.9个百分比。
以花呗上最受欢迎的商品类目“手机”为例,76.5%的年轻用户都会选择使用分期。
另外报告显示,在分期这件事上,女性年纪越大越爱分期,男性年纪越小越爱分期。
在花呗、白条等分期产品的加持下,“买买买”几乎变成一道捷径,让年轻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活成想要的样子、过上不将就的人生。
3.
“不出钱,先剁手,低门槛”,花呗的种种特征引导着年轻人在无意中增加了自己的消费额度。
美国科技类博客TechCrunch曾发布过统计报告显示:“当消费者开启信用额度服务后,其消费额会比之前上涨30%。”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为了让大家更愉快的“剁手”,支付宝花呗推出了提额活动,用户可领取双11临时额度。
此外,为了让大家管好自己买买买的手,花呗还上线了一个新功能:额度管理。
假如你有3000额度,你可以这个月调整成1000,下个月设置成2000,完全根据自身需要,额度调整单位为100元,每月只有一次调整机会。
花呗在开发初期,支付宝团队邀请的了专精于海外信用卡业务的华人大咖海归加入开发团队。
他们不仅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产品,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消费观和生活历年,从以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出发,花呗才有今天的市场占有率,更是支付宝业务里核心中的核心。
说白了,花呗白条都是消费贷,只不过比银行信用卡的门槛更低、要求更少。
有了这样的消费贷,人们“买买买”的能力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原本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的学生党和年轻人。
4.
谈到花呗、白条,不得不提校园贷。
在2014年的时候,校园分期平台开始崛起,以分期乐、趣分期为代表,从手机等电子产品分期付款入手,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各种分期广告在寝室里、校园里普天盖地。
到了2015年,校园贷呈爆发式增长,除了分期乐、趣分期以外,花呗、京东白条、名校贷、优分期、我来贷、投投贷、99分期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并走向高潮,但同时乱象丛生。
这段时间,大学生因深陷校园贷无力偿还,自杀新闻频出:
2016年3月9 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利用多名同学的身份证,向多个平台贷款赌球,最终欠款高达 60 万元。因无力偿还巨款,在青岛跳楼自杀;
2017年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其间曾收到过“催款裸照”;
2017年9月1日,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朱毓迪借20余万用于同学聚餐以及偿还贷款等,当无力偿还时跳江自杀;
在爆出负面借贷新闻中,2016年 11 月发生的“女大学生裸条”事件却让校园贷陷入了真正的危机中,被卷入此事的是校园贷平台“借贷宝”。
可怕的是,大部分参与“裸贷”的女大学生,仅仅是为了几盘眼影、几件衣服,一步一步走上了出卖自己的不归路。
分期产品就像是给大学生的“甜蜜毒药”,一边给着大学生大把的钞票,让他们越陷越深;一边又处处算计,让他们越欠越多。
5.
经济学家Prelec曾说,人们在进行信用支付时,体会到的“消费快乐”最为强烈,而“还款疼痛感”最为微弱。
也就是说,“先消费后还钱”的消费模式让人感觉最爽。
而这恰好也是各种“消费贷”让人上瘾的套路。
而环顾整个社交大环境,都毫不例外地在助推消费热潮,都在刺激着你提前消费。
给大家看看这些年花呗的广告语:
“在我心中,什么都可以省,热爱的不能省。”
“去工作前,我想先去看看世界。”
“自由的感觉,永远比定居要好。”
“等一份机会,不如自己创造机会。”
“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年轻,就是花呗。”
还有京东白条的广告:
你习惯忍着一双不舒适的鞋,忍着公交车里的气味,忍着周围奇怪的眼光。
忍着同龄人的比较,忍着爸妈的唠叨。
忍着默默无闻,忍着无所适从……
但,生活不是忍出来的。最不能忍的,就是把最好的年纪,就这么忍过去。
京东白条,愿所有忍耐前行的年轻人,不再错过自己。
…….
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把欲望包装成一种正能量,把消费当成理所当然。
各种各样的借贷平台也助力你原明天的梦,超前的消费水平不断的透支年轻人的钱包,欲望被无限放大,很容易就消费了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东西。
而一旦年轻人被洗脑,加上目前经济能力还承担不起你的欲望时,便很容易陷入欲望的沼泽。
在经济消费能力之外,许多人为了过上所谓的更好的生活。
贷款买苹果,买单反,买奢侈品,确实可以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但是部分年轻人由于缺乏自制力,很多时候就成了目前这种“刺激消费”下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陷入在那种快感里,不能自拔。导致你的可用额度越来越高,所欠的账单也越来越多。
“花呗”一时爽,“还呗”火葬场,这更是被“消费主义”摧毁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花呗本身没问题,是个人自愿的选择,但很多年轻人被网络借贷和负债所摧毁、压垮,是最可怕的。
年强人追求消费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没有错,但是不能过度,量入为出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最近刚好和一个朋友聊到消费这个话题,她告诉我,她表弟今年17,花呗和借呗应该都是用他爸的身份证开的,最近买了一双鲍鱼喷,一个iphone8p,一个最新的苹果手表。
鲍鱼喷3300,8p4800,苹果手表6500。他半年买的7p,现在就换8p了,家里条件一般,他爸还都不知道,而且在他爸心里弟弟一直都是一个乖儿子的形象。
被花呗支配的年轻人真的太可怕了。
网友评论
其实能借来钱也是一种能力,亚马逊一直在亏,但越来越大,我看好你😄
我觉得花呗挺好的啊,我能用花呗的都用花呗,然后这个钱先留着生利息,下个月再还,这样我的钱不是多了一点点么?
吐槽一下京东白条,我白条逾期了我不知道,它也不提醒的,直接就给我算逾期费用,还好我今天看了,还好我白条花的不多麻蛋
明明是因为缺少自制力啊,不过想想我初中的时候迷上言情小说的样子emmmm成绩从前五名掉到后十名,然后被我妈发现了,那本书emmmm死的很惨😂我也挺惨的🙄 所以太小的孩子你别给Ta手机啊🤔
不过生活中就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啊
说的乱七八糟的😯反正我只是个评论,没事没事
大学的时候也只有三四千 工作之后一直再涨
不过到了1W5也好久没涨过了 虽然平时也就用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