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上一期日更,稍稍理顺了开工的工作,那就开始新一轮的日更挑战吧!
刚过完年,感慨颇多,却又一时不知从哪里开始说起。
都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在我看来,过年走亲戚就是最有仪式感的,过去一年不曾相聚,趁着过年走亲访友,唠唠过去一年的生活和工作、高兴的和难过的事,再从对方那里寻求点共鸣或者只是单纯倾诉,这个过程就是有骨头有肉的正儿八经的仪式感进行曲。
想起路上遇到的一家三口,小女儿已经上一年级,是从姥姥家回奶奶家,这时有点奇怪,大年初二怎么和传统反着走呢?传统上大年初二是妈妈们回娘家的日子,当然也许和当下流行的男女双方一家一年的轮流过年制也未尝不知。重点是,小女孩儿居然还拿着寒假作业在动车里朗读和算数,很是不解,走亲戚就不能给孩子一个彻彻底底的放松吗?然后,孩子算数遇到不会的,换上爸爸来教,清楚的记得那道题是四十减去三十六等于多少?爸爸的引导思路倒也不错,先问女儿四减三等于多少,然后又是四十减三十等于多少,依次是十减去六等于多少,最后累加问孩子,四十减去三十六等于多少,小女孩儿很快就回答正确。因为我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娃娃,再往后就没仔细听,但过了一会儿就传来小女孩儿哭泣的声音,原因是数学题没理解,急哭了。爸爸一边安慰一边语重心长地教育,其中一句话是每天因为学习都要哭一次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顿感无奈,孩子学习快乐吗?不快乐。事后问起小女孩最喜欢什么课程,答案是美术课。因为只有美术课有意思,其余都不好玩。听到这句话不禁思考,我能不能让我的孩子避免有这样的想法呢?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缘何到了这步境地?当时就想起和林先生达成的共鸣,孩子上学不看重成绩,只求快乐成长,因为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学习课本就能学习到的。而孩子快乐成长就那么十来年,困在学习成绩的牢笼里,挣脱不得,谁能还我童年的快乐?
未来还有一道关,那就是家长群,老师布置作业,家长负责监督。而不追求学习成绩,是不是就可以省去作业这一环呢?很难,老师是不会放过你的,乖乖地交作业,不管写作业究竟是不是孩子写的。
来到姐家,看到已经三年级的外甥,也是在爸妈的循循善诱下学习,已经不错,就是一门心思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习惯需要纠正。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如果传播方法不当,自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但是,一旦遇到这样的老师,如果无力改变,那就让父母的努力多一些,不至于局面太糟糕。
学习,快乐,必须挂钩,否则是一生的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