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思考一下《臣服实验》,其实才会发现自我的修炼的重要性,当下的环境是否如意,是如你所想,还是事情本身就是如此。
有时候我们自己就像是城市的建设者一样的矛盾,我们一边拆掉那些过去的建筑,一边又新建起怀旧的仿制品,去宣扬它们,纪念他们。这些真真假假的区别,我们到底是需要什么?
知识其实也是一种诅咒,越有学问,也就越被其绑的更紧,尽管那些学问本来就是为了这些问题才存在。
最近很迷恋一句话:“每个人都没有错,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是结果还是错了”。在《隐秘的角落》里面是这样,在《德川家康》里面是这样。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没有错,但是在一个巨大的结构里面,一种巨大的主张里面,往往因此被推向一个万劫不复的答案。
也许也是因为这些主张的割裂,人才因此孤独。为什么工作和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两者的割裂中,角色是否拥有一个统一的不变?
但或许,我是谁本身就是一种我执,跳脱不出谁都没有错,但是结果还是错的那个范式的视野,我们就会陷入在无尽的过程的纠葛之中。
——照相机先生2020070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