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势,养势,势才能持久
【原文】
势不凌民,民畏其廉。势不慢士,士畏其诚。势不背友,友畏其情。
【译文】
有了权势不能欺凌百姓,百姓敬畏的是公正廉洁,有了权势不能怠慢读书人,读书人敬畏的是正直无欺。有了权势不能背弃朋友,朋友敬畏的是情感如一。
【原文】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上不疑下,下改逊焉。不为势,在势也。
【译文】
下属不敬重上司,说明上司一定是有缺失的;上司不猜疑下属,下属就会改变恭顺的态度。不要故意营造威势,而是自然地居于威势之中。
【原文】
无形无失,势之极也。无德无名,人之初也。
【译文】
没有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在的疏失,这是权势达到顶峰的标志。没有仁德之观念,没有名望之企求,这才是人的本初心态。
这一部分的内容较为模糊,难以清晰的描述,但可以分析其中的道理,从三个方面来看:1、一个人的权势,来自于老百姓的支持,来自于读书人的夸赞,来自于亲戚朋友的忠心的辅佐。一个人得到权势以后,如果背弃了这三类人,那就相当于自毁根基,权势自然而然就消散了。
2、上级对于下级的威势,就来自于上司对他的考核、监督和管理。如果这三项事情不做了,那么上下级就只是一种称谓,区别就不存在了。下级就开始像对待同乡人一样,嚼舌根子,挑剔上级的不是了。所以,一个集体,没有上下级观念,刻意营造,也不能产生威势了,这是因为上级的职务上的失职导致的。
3、不用刻意宣扬和维护外在的形象,内部也没有任何的疏漏,这就是权势的最高境界了。这个时候,就不用刻意表达仁德了,也不用专门追求名望了,整个人就回归到本来的状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