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拾房间,翻出了几年前的,也是唯一的一本日记本。与其说是日记本,倒不如说是记事录。从刚开始的日记,慢慢变成了两日记、周记、月记、半年记,最后尘封房中一角。但最令人感慨的不是日记本中凌乱的字迹和稚嫩的往事,而是剩余的仅有9页的空白页,就差9页就能写满这一个本子,然而却没坚持下来,哪怕流水账似地草草填充也没有做。
然而,现在再去补齐这个本子已毫无意义。也正是这样,突然有种想写点东西的冲动。愿多年之后回阅此篇,仍能体会此刻所感。
作为新闻系的毕业生,不仅多年未曾写作,还经常会在提笔之时犹豫不决,千思万绪却无从入手。查了许多资料,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完全是写作小白级别经常出现的,没有逻辑,没有头绪,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心理的障碍。要想长期坚持一件事,必须得明白三件事:正视自己、发现价值和正确行动。
正视自己
正视自己,就是要接受自己的平凡。日记为什么总是这么难以坚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起心动念之时,想象着日记本将被自己五彩斑斓的生活和波澜壮阔的人生所填满,然而真正的生活往往是不断地重复,即使尽力去发现新鲜之事,却难以企及心中预期,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就如前段时间热议的“保安日记”,闲来无事却要强书不同,背后多是心酸与无奈。
除了接受平凡之外,更重要的是正视自己的不足。回到最初的念想,如果想要坚持做一件事,比如说写作、学英语、读书,其实在开始之前,内心中往往已经认定了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多数人是看到了,却不愿意去面对,往往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许多个人的缺陷,罪责更应该归于这个时代。
虽然我是个学渣,但在传播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拟态环境”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简单点说,就是现在的信息环境裹挟了你的思想,更通俗的说法就是“你被带了节奏”。你天天看的所有的文章和各种课程,标题都是“7天学会XXXX”,“一个月学会XXX”,“从月薪XXXX到XXXX只只需要XXX”。在如此的媒体环境下,能让人相信当初课本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长期坚持功效。
因此,接受自己的平凡,正视自己的不足,一点点累积和提升,最终达到自己的要求。否则,再坚定的决心也无法延续。
发现价值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要做一件事,肯定有需要做的理由,可能是物质上的获取,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富足。因此,坚持做一件事的价值,不是嘴上的说理,而是内心深处的明白与认可。
我这个人兴趣太广泛,总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学新的知识,因此见的最多的就是别人泼冷水,当然冷水不是泼向我,而往往是泼向他们自己。常常在平常无事可做之时会去查询一些证书的考试,比如证券、基金或者什么理财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看着时间可以,叫上朋友一起学习和考试。但是往往换来一句疑问“这有什么用?”。这句话很实在,却有些噎人。假设失败,学习、考试、考证自己所投入的只是几十上百的报名费和为了备考而学习的时间,而这时间恰好是闲来无事刷剧和打游戏的时间。并且最终无论成功与否,自己所投入的时间和专注最终化为知识留在脑海之中,哪怕工作中用不着,但对个人的生活和视野的提升总是有好处的。当然,这么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这学习无用的反问,内心中的潜台词并非如此,而是害怕失败。
人们总是因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拒绝坚持。在对待一件自己不熟悉,而且会暴露某种不足的事情上,人性的弱点往往是直接的排斥。就如同学习一般,如今市面上有这么多的机构和渠道去拿到本科学历,学历不足的人仅需要每年交个三四千块钱,二年之后就可以拿到本科文凭,对自己的资历和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每当我向这些人这个事的时候,他们的第一感觉不是错愕和惊喜,反倒是犹豫和排斥。不说也明白,虽然在工作中他们勤快、好学,但真正到正儿八经学习这件事上,他们是怕暴露自己的缺陷。他们的视角不是发现价值,而是掩盖缺陷。
发现价值真的很重要,这代表着目标,也是坚持下去的原动力。但这确实很难做到,因为事物的价值总被人性的缺陷所掩盖。
正确行动
今天是2020年5月28日,也正是我坚持做俯卧撑的1年零3天。2019年5月25日突然拍脑袋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决定,就是要坚持做俯卧撑,锻炼上肢力量。作为一个男人,胸肌不显,上肢力量薄弱是有点不像话,因此下定决心做下改变。
为什么是一个有意思的决定?因为这次的规则和从前不同。如果定下每天需完成多少个的目标,那样会和写日记一样最终沉沦,毫无意义。因此突发奇想,制定了一个“出门前需要缴纳俯卧撑”的规矩,心里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做了俯卧撑才能跨出家门。没想到这项规则会引发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刚出门发现忘带了东西,立刻进门去取,又得再做一组,养成了出门检查不落东西的习惯。还有周末觉得身体劳累,为避免要做俯卧撑就尽可能不出门,光明正大地偷懒。还有就是疫情期间一个多月没出过门,名正言顺地偷懒O(∩_∩)O。
和自己斗,当真其乐无穷。一年下来,从最开始只能做5个,到现在的40个轻轻松松。不用多想,只要坚持得下来,自然会有所提高。许多事情,并非目标不够明确,决心不够坚定,而是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坚持。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当然是因人而异,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而不是盲从他人。盲从的最终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被人当做韭菜~割了。至于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者规则,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可以作为后续文章的主题。
谈到坚持,也是自己这些年认知的提炼,同时也是给自己提个醒儿,写作这件事得坚持下来做。或许不应该叫写作吧,对于我目前来说要求太高,偶尔写点东西,抒发己见。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以此来赚钱,那样压力太大,容易被欲望裹挟,带偏初心。而且对我来说要求太高,达不到要求会生出心理落差。索性当做日常灵感的记录,当做生命的印记,只要存在,就有意义。就如同今日翻开救日记一般。虽然字迹凌乱潦草,内容及行文稚嫩可笑,却是很温暖。
至于笔名,就暂定观檄吧,文化人总得有点深度不是,古文生意可还行,应该比山城凌舟要好多了吧。观,即看;檄,指古代的竹简,传递信息之物。观檄意指览天下之讯,书心中之意,记人生之思。愿多年后的自己,为自己书写的每一个字而骄傲。
最后,用半部书的故事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84岁的兰帕德感到自己不行了,他让家人请来全城最著名的牧师霍华德,他要向上帝做最后的忏悔。
兰帕德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作家。从小学到大学,兰帕德的作文一直是全班最好的,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也有不少时候,他的文章出现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和校报上,甚至有两篇发表在全国知名的刊物上。兰帕德相信,只要他努力,30岁前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作家。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梦想写出经世不朽的作品。遗憾的是,后来,他突然迷上了买彩票,一天到晚对着一大堆数字研究来研究去,最终把写作给耽误了。
兰帕德也曾深切地懊悔过。那是在他52岁那年,他的一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一个曾经对兰帕德佩服得五体投地,经常把兰帕德的作文当范文读的同学,有一天把自己写的第13本书送给兰帕德。兰帕德忏悔道:“那一刻,我懊悔极了,我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写作。”
霍华德牧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从那时起开始写作呢?”
兰帕德脸上现出十分痛苦的神情,因为这正是他几十年来最懊悔的事情。接到老同学赠送的书的那一刻,他是想从那时起开始写作的。但他觉得年龄大了,何况身体又不好,没有多少时间了,不会再有什么成就了。于是他最终放弃了这种打算。
兰帕德接着告诉霍华德牧师,他65岁那年,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他深深叹息自己没有在52岁那年开始写作,否则,有13年时间,他一定可以写出不少东西。他说,他没想到老天会给他那么多时间,否则,他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时间。
“为什么不从那时起开始写作呢?”霍华德问。
兰帕德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那时,他曾经好多次想过,如果时间再往前倒回去10年,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开始写作的。但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65岁的老人了,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他不可能再有任何作为了。于是他虽然常常叹息,但却仍然没有开始写作。73岁那年,他的老同学再次给他送来一本自己刚写的书,并且问他,你有那么多时间,为什么不试着写点东西呢?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里说,我已经是快死的人了,还能写出什么东西呢?就这样,在一天一天的懊悔中他活到了现在。如果当时他知道自己能活这么久,他一定会从那时起开始专心致志地写作。他相信,那样,他仍然可能取得不小的成就。可现在,他只能把永远的遗憾留给自己了。
听完兰帕德的忏悔,霍华德说道:“其实你并不是不能当一个作家,而是你在不停的懊悔中放弃了当作家的希望。仅有懊悔是绝对不够的。如果你还想当作家的话,那么,就不要再懊悔,不要再犹豫,从现在开始,拿起你的笔吧。”
“我就要死了,还行吗?”兰帕德不相信地问。
霍华德郑重地点点头说:“我以上帝的名义告诉你,行!”
兰帕德的眼里放出一股亮光。霍华德刚刚离开,他就提起了笔。以后的三个月里,他不停地写作,一直到他去世。他的第一本书只写了一半,但那半部书却轰动了全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