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是有红利期的。
如果过早的参与进去。行业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大众认可度不高,产品所需营运资金,需要撑到有一定市场认可度。撑不住,很多企业是这样夭折的。
如果过晚的参与进去。行业已经饱和,消费者可选择性太大。如果又没有自己的护城河,很难在行业内形成自己的竞争力。更别说占有一席之地。
在行业的红利期进入,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首先解决红利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当一个社会比较稳定的时候,行业的格局是成形的,价值网络是相对确定的,因而每个生态位上都有对应的个体,并且这种格局难以打破。一些公司之所以能够打破结构、赚很多钱,通常是因为有一些技术要素发生变化了,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新的政策出现了,由此产生所谓“巨大的红利期”。
所以,红利期,就是部分人能迅速赚到很多钱的一个时期。这笔钱不是本来就属于你,这也只是运气好。
红利的根本是什么呢?是短暂的供需失衡。什么叫“短暂的供需失衡”呢?是结构发生变化、在买方增多而卖方很少时,也因此竞争不激烈,只要卖就能赚到钱。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会发觉商机,于是卖方群体扩大了,竞争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红利就开始消失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却是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在护城河的加持下,后面的竞争者无法进入,这很重要。真正的利润源于没有竞争,一旦有竞争就不可能有利润。
护城河包括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无形资产,包括专利许可和品牌。在进入市场前申请专利、申请特许经营,那么这笔红利就归你独享了。另一种无形资产是你把它做成品牌,让它深入人心。
第二类是成本优势,包括规模和管理。第一种是规模效应,规模很大、进货价比较便宜,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成本优势。同样地,管理也会带来成本优势,因为管理会增加效率,提升投入产出比。
第三类是网络效应,包括用户规模和生态。用户规模越大,用户就会越多。最典型的用户规模护城河的建立者就是微信。现在,你很少见到一个人没有使用微信,因为用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你必须通过这款产品去和大多数人靠近。同理,生态越大,也会越来越繁荣。这就是淘宝,因为淘宝买家、卖家越来越多,形成了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四类是迁移成本,包括用户的资产和习惯。比如,我的数据长年在一个网盘,迁移到其他网盘会浪费大量时间成本,因此大家都不想走了。或者我特别习惯用这一款手机,用其他手机我就不习惯了。这个时候,那个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就很难被替代了。
在红利期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做销售,需要提高销售效率,建立品牌。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你也需要衡量,自己在红利期之间,是否是一个一直挖掘护城河、不断在赚高利润的那类人,避免成为一个单纯的套利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