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职场进化坊(i-jingjin)
何为美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我看来,所谓美人之心,不过是以诗词为心,以优雅为情,以真实为本,以智慧为才,以气质为雅,以教养为魂。若只有外表的美丽,美人不足为美人。若心中藏有万千诗书,美人便是口吐生香,气质如兰。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董卿,就是这样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从东方卫视到中央电视台,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从对诗词歌赋的信手拈来,到对山河家国的咏叹与解读,葳蕤时光中,董卿,以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让“央视一姐”之名实至名归。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读书不仅能涵养一个人的气质,还能提升一个人的格局。
因为董卿饱读诗书,所以做人做事特别有格局。
董卿懂得在事业巅峰的激流中勇退,在她看来,懂得丰富自己的内涵比当时的地位更重要,所以正当她在主持界大红大紫时,却选择了去国外深造。
所以说多读书,不仅能让自己增长见识、能力,开阔眼界,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即使身处纷杂浮华的世界,也不会迷失自我。因为读书,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广阔的世界,让我们不至于骄傲自满,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让我们知道,这世上永远都有值得自己向更高更深处遨游的远方。
如果你了解董卿的故事,你就能从她的成长经历中看到,正是因为喜欢阅读,让她成为一个特别格局的人,也让她的事业之路变得足够开阔。
在年少时,她并非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美人,相反,小小年纪的她,并不出众,还曾是父亲眼中的“马铃薯”,也曾经历过种种苦涩。
但这一切因为从小养成的读书的习惯而改变。在父亲的严苛教育下,她抄古文、成语、古诗,一个人大清早去操场跑步。而也是从那时起,董卿渐渐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被古典文学浸润长大的董卿,也非常喜欢西方文学,托尔斯泰是她的最爱。她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童年被书浸润的孩子是幸福的。所以,在多年之后,在回想起那段时光,董卿说:“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我自己在学生时代,那种夏日午后,好多同学在教室里昏昏欲睡,但是知了叫着,阳光透过树叶灿烂地照下来,那种场景美得想让你痛哭一场。那种安静、知识对你的浸润,后来就再也没有办法遇到了。所以可能始终对校园、对书本有一种渴望。”
可如今,人们似乎对读书少了那么一点渴望。尤其是对于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来说,整天被生活和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包围,早就淡忘了读书的感觉。那么,不读书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不读书对我们的人生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1)
小雅,长得很美,却不喜欢读书,20多岁时,一直以自己的美貌为傲,工作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铭记着自己美女的标签。爱情中任性,工作中敷衍。
终于,她跨过了30岁的大关,公司嫌她工作效率低,还不如请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于是她被辞退了。她拿着简历,到处找工作,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傍身的本领,又吃不了苦,工资还比不上以前的工作。
感情上,她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出去相亲,却总是被大家挑挑拣拣,被别的年轻女孩比下去。这些都让她苦恼不已。
(2)
小A,毕业后就在一线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但她的工作就是负责某工具的某个小功能,一干就是四五年,看着周围的朋友都升职加薪了,她也去向领导要求涨薪,可是领导却拒绝了她,说她没有什么成绩,也做不了别的。
这个时候,原单位也不是那么想要和她续签了,便辞退了她。小A上有老下有小,人也不再那么年轻了,在岁月的洗礼下,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还有点憔悴的中年妇女。
(3)
这是我几年前在职场经历的案例。那时候,我们团队有一位高级经理,因为结婚离开了职场几个月,回来后负责公司的一个重要项目。她第一次做汇报,领导不满意,第二次修改后去汇报,又遗漏了很多细节,压力很大,不久就提了离职,说老公能养她,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到现在她似乎已经离开这个圈子,没人知道她在哪里工作了。
以上3个案例,可以照见生活中的大部分人。
工作之后,我们早将书本置之脑后,忙着工作、升职加薪、恋爱、结婚。然而,当我们不再读书时,我们就停止了成长,所以,很快,我们就会面临工作中的种种瓶颈和难题。经常听到有人说,女人一过30岁就没有市场了,外貌、身材乃至一切都在贬值。
其实,贬值最快的是我们那颗不再成长的心。我们不再读书,不再接受新鲜知识,不再丰富和提升自我,就只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读书,我们的格局和眼界都不够开阔,往往只会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只图“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样就会早早地失去拼搏的动力,与这个时代背道而驰。
有了好的价值,你才能拥有挑选的权利,职场和生活皆是如此。如果你能够多读书,你就能让自己拥有更开阔的眼界,接触更多有智慧的人。
而同时,通过读书提升自己,你才会在职场取得好的业绩,有出色业绩的人通常都很受猎头的青睐,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只需要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写到简历上,自然就有猎头每天给他们打电话了。等到那时,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年薪,只是时间问题。
由此可见,读书和格局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呢?下面几个方法不妨借鉴一下:
(1)
多看书
这一点很多同学可能都做过,看书长期来看确实有效,因为书都是“高人”的总结。我身边很多的精英朋友们,都是爱看书的人,没事就翻书,他们不是看书就是听书,非常喜欢学习。其实,看书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看书的进步是最慢的,我今天看书了,明天就能高谈阔论了吗?是不能的。但是我今天看书,明天看书,我坚持看一年的书,进步一定是很大的。我认识一位畅销书作者,他就是在一年内,保持一周看2~3本书的节奏,一年后他的谈吐几乎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和国外畅销书作者同台对谈,都没有任何压力,而且现场的掌声基本都给了他。
再次,看书要学会挑选。如果选错了书,看了可能还耽误你时间,市面上有一些图书,含金量并不高。选书的标准是什么呢?其实挑选书就是挑选作者。如果你想要在职场上突飞猛进,你一定要找一个混过职场,且他自己在职场上就很厉害的人的书。这样你才能有所收获。你想要财务自由,你想要学会投资,你就要看那些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写的书。
我有个朋友,投资很厉害,他自己也开了节目。最近他买股票赚了很多钱,他说他有个癖好,就是看电影一定要早去,看看电影开场前的那些广告,这些产品的企业很可能就是未来有发展的企业,再研究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是否购买他们的股票。
(2)
向优秀者学习
寻找一个你觉得越来越值钱的身边人,并模仿她的行为方式。这个人也许是你职场的领导,也许是你部门的同事,她进步的速度超过了其他人;也许是你的朋友、同学,他的社交圈拓展的速度比你快,社交质量也比你高;也许是你的邻居,她很会处理家庭问题。
总之,找到一个在某些方面做得出类拔萃的人,并模仿他,学习他,让他成为你的导师。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在某些方面快速提升,找一个你可以模仿的对象,把她当成你的老师,是很快进步的方法。
(3)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研究表明,你的收入是与你经常交往的5个人的收入的平均数,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你每天都和一些精英泡在一起,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会影响你,你不想上进都难。
一不小心挣下亿万身家的微软的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就因为当年和比尔·盖茨是高中的好友,两人后来一起创办了微软。虽然保罗很早离开微软,但是依靠在微软的股票,他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你月薪5000元和你月薪5万元,接触到的人可是不一样的,你的格局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的人群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如果你身边有负能量的人,这些人总是埋怨别人,动不动就愤青,那是不是会影响到你的思想和行为呢?当你经常抱怨,时不时议论别人的短处的时候,相信我,物以类聚,那些积极生活的人就会疏远你了,那些越来越值钱的人也会离开你了。
因为越来越值钱的人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对的地方,他们害怕有人在思想上拖他们的后腿,他们也习惯了不抱怨,遇到问题反思自己。
(4)
善良和利他原则
拥有善良和利他之心,有了这个原则,你任何时候的讲话应该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比如,在职场,作为基础员工,我们要想着怎么帮助领导更好地完成部门任务,这样他未来升职加薪了,你的业绩也很好,那你也会升职加薪。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总是在“利他”,那谁来帮助自己呢?其实你越是想着利己,可能就未必能如愿。因为宇宙的法则就是这样:当你不断地帮助他人,他人才会反过来帮你。
(5)
让贵人主动走近你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更多的时候,机会是留给那些有价值、有能力胜任的人的。我之前有一位朋友,年薪50万元,但是工作不忙,于是她就托朋友找了份兼职,是帮一个私企的老板写写软文。
她不要求报酬,就是想体验下这份工作,于是这个私企的老板就一个月给她几百块,让她兼着这份工作。而她为人开朗、热心,所以除了写软文外,她也帮私企老板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还利用自己的经验给了不少好的建议,这些建议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很大帮助。
不久,这位老板说自己忙不过来,就邀请她一起出来做公司了,她现在发展得也很不错。私企老板说,之前也招过很多兼职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不计较,还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越是不计较,可能你得到的就越多。
▲来源:职场进化坊(ID:i-jingjin),作者:暖心honey姐,喜马拉雅FM知名主播,恋爱成长学会CEO,关注女性成长与发展,致力于探索女性的自我完善与情绪管理,帮助众多女性重拾自我,魅力转身。她的栏目“女总裁的人生进阶手册”播放量高达535万,拥有众多忠实听众。
更多详情请拨:17780694389【同微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