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辽宁省
游历纪实(27)走进辽宁省博物馆看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

游历纪实(27)走进辽宁省博物馆看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

作者: 木叶山 | 来源:发表于2021-03-16 08:08 被阅读0次

    文/木叶山

    图1,在辽宁省博物馆三楼展馆

    阳春三月,闲暇之时,有机会去辽宁省博物馆,看新展出的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展馆一共三层楼,在第三层的西侧展室。

    图2,唐宋八大家的画像

    在展厅西侧的南外墙壁上悬挂着有三幅壁画,引人瞩目。 这第一张壁画,是唐宋八大家人物画。这八大家分别有,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

    图3 ,欧阳修与宋五家的画像

    这第二幅,是现代作者辽宁画院画家陈鹏所画。以北宋嘉祐二年(1057)汴梁东京科举应试为背景,重点描绘苏洵送二子苏轼、苏辙进京应考与主考官欧阳修见面时的历史瞬间。

    将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都集聚在了一起了。

    从图中看,那个右边穿红袍的老官便是主考官欧阳修,参拜他的那二个学子便是苏轼、苏辙,站在二子后面驻拐杖的那个老者便是苏洵,苏洵身后拿着书的青年便是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左边骑马穿红袍的那个青年官人,便是王安石了。

    图4,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北宋的汴京

    这第三幅,描绘的是北宋那个时代,国都东京汴梁,门庭若市、九衢八街、富丽堂皇、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繁华景象。

    图4,展厅进门“文垂千载”文物开展简介

    展厅正门口,有“文垂千载”的开展简介(其文略摘录)

    这唐宋八大家,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上最负盛名。代表着中华文化发展的一巅峰阶段。历经风霜砥砺,千古传唱,万世流芳。

    中唐万邦来朝,韩愈和柳宗元互为激赏,双峰并峙。韩文横贯江天,柳文浑灏流转。一洗魏晋骈文的艳丽虚浮。欧阳修一代宗师,文才惊人。苏洵以布衣之身承前启后。曾巩躬耕乡野二十余年,一鸣惊人。苏辙衣带渐宽疏荡呜咽。苏轼更是把人生升华为行云流水的诗章,为人为文荡气回肠。

    这八大家,均践行“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高扬“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胸怀“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终于达到了道德与人格的辉煌境界,把中华文化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潮。

    看完简介后。在展厅外的北侧墙壁上,则是这八大家的各自生平简介,和各自在文学领域的贡献。文字繁多,内容详实。略摘如下:

    一、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大历三年,生于长安。祖籍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幼丧父,随兄嫂长大。世称“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唐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流于世上的主要著作有:《韩昌黎集》。其代表作《师说》、《马说》、《原道》、《进学解》《平淮西碑》等。

    二、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大历八年生于长安,汉族,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贞元五年,中进士及第。历任集贤殿书院正字、蓝田尉、监察御史、永州司马、柳州刺史,四十三岁卒于柳州。

    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一生留诗文作品达六百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著作有《河东先生集》。其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捕蛇者说》等。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

    三、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1072年9月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他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他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四、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明道元年(1032)乡试举人,不幸落第,自后居家苦读,一介布衣。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

    他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权书》《衡论》《嘉祐集》《谥法》三卷,《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五、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出生于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

    自幼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年十二即能为文。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主要著作,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平集》和《外集》《墨池记》《越州赵公救灾记》等,是一代散文大师。曾校堪过《南齐书》《梁书》《陈书》《烈女传》《鲍溶诗集》《李白诗集》等书。

    六、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金陵,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主要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散文、诗歌、词等。曾主持修《诗》《书》《周礼》三经。

    七、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八、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主要著作,有《历代论》、《古史》《新论》《苏黄门老子解》。苏辙的记叙杂文为人所称者,有《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除了这八大家的简介外,室内有以年代为时代顺序的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玲琅满目,有书画、文字、古书籍、书法、文件、碑文、文物、印刻、遗址照片等等。由于时间有限,只能管中见豹。

    要想真正了解这八大家,古人云:“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还的细心读史。

    2021年3月16日沈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历纪实(27)走进辽宁省博物馆看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ve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