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非常喜欢孩子。因为小朋友总是一尘不染,特别容易驯养;也因为单纯的他们,能不时带给我们出乎意料的快乐和感动。
邻居家有两个小男孩,小的看着像是幼儿园小班,大的估计最多也就小学一年级吧。
每天上下班从他们家门口经过时,两个孩子见到我,都争先恐后地朝我喊:“阿姨~”
我总是会甜甜地回他们一句:“诶~,小乖乖!”
俩孩子都特别喜欢听我给他们的回应。总会齐刷刷地跟奶奶嘚瑟:“我有叫阿姨。阿姨夸我是小乖乖呢!”
有一次,可能是因为早上上了四节课,嗓子嘶哑了,又戴着口罩。弟弟跟我打招呼后,听不清我的回应。
于是,他追到我家门口,再大声地叫我“阿姨”。直到我清了清嗓子,同样大声地,甜甜地地回了他一句:“诶~,小乖乖!”他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去。
还有一次从他们家门口经过,他们家的门关着,忽听从门里面飘出两声超级响亮的“阿姨~”。我忍不住回过头来,朝着紧闭的不锈钢门,回了句:“诶~,小乖乖!”
心里想着,小朋友大概是从家里的监控看到我的身影,才跟我打招呼的。
又有一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正好她妈妈也在门外。她乐呵呵地说:“两个小孩子都会听(识别)你电动车的声音了!”
顿时,内心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前天中元节是家乡民间一个超级盛大的节日。小时候各街各村的中元都是轮流着做节的,家家户户杀鸡宰鹅蒸粿,忙碌又热闹,总是让我们兴奋不已。
为了反对铺张浪费,政府把中元节集中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虽然快节奏的生活,和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让从前这个激情澎湃的节日变得简约朴素起来。但是在女儿的记忆里,这依然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每年中元节前一星期她都会提醒我,要准备该准备的供品。我知道小姑娘是打着拜拜的旗号,正大光明地吃上心心念念的零食,哪怕是垃圾食品,我也会一味地满足她。小孩子的心思单纯得很。叫人欣慰的是,她也乐意把自己的超级快乐分享出去。
今年中元节拜拜后,小丫头把祭祀的供品分类打包,用两个袋子装上两大份零食,打算一份给堂妹,一份给隔壁二姐姐的孩子。又用另一个小袋子装了几瓶饮料,说要带到学校跟同学分享。
第二天中午,午饭前我把悠悠打包的一袋零食拿到隔壁。独自坐在地板上拼玩具的仔仔,看到我,抬头叫了声“小姨婆”,问我那是什么,我告诉他是给他和弟弟吃的零食。
我反问他:“妈妈呢?”小朋友告诉我,爸爸妈妈都生病了,都在楼上睡觉,弟弟也在楼上睡觉。
我在吃午饭时,仔仔拎了一袋零食过来,说是要给我们的,我告诉他,家里零食很多,让他拿回去自己吃。他摇了摇头,放下零食走开了。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三瓶君乐宝,三个卤蛋,一盒奥利奥,还有两小块饼干。分明就是四色的节奏。
下午小仔仔又过来了。拿着早上给他的海苔,跑过来问小姨丈公,里面有没有蚕豆。老公帮他打开后,告诉他没有,他放心地拿回去吃了。小朋友有蚕豆病,看来平时吃东西还是很小心的。
过了一会儿,他又过来了,问小姨丈公还有没有他刚刚吃的零食。老家伙让他自己找。找不到海苔的小朋友,看上了喜多多,问小姨丈公,能不能带两瓶回去给爸爸妈妈吃。
老公满口允诺。没想到,小朋友依然不放心,一手一瓶喜多多,屁颠屁颠地上楼,追问我:“小姨婆,我能把这两瓶带回家吗?”“可以可以!”我连声应答,脸上写满了尴尬。
老公则在楼下仰天长叹,抱怨自己的家庭地位。
晚上,外甥女来串门时,我把中午和下午的事情一五一十学给她听时,她笑抽了。还说,自己压根不知道,小朋友送回礼过来的事情。
“看来,他这是在投桃报李呢!”外甥女补充道,“他刚学了'投桃报李'这个新成语,难怪中午还问我,知不知道什么叫'投桃报李'。”
这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懂得学以致用,情商也高的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