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欧•亨利
看守来到监狱制鞋工场,吉米•瓦伦汀正在那里勤勤恳恳地缝着鞋帮。看守把他领到前楼办公室。典狱长把当天早晨州长签署的赦免状给了吉米。吉米接过来时有几分厌烦的神情。他被判四年徒刑,蹲了将近十个月。他原以为最多三个月就能恢复自由。像吉米•瓦伦汀这样在外面有许多朋友的人,进了监狱连头发都不必剃光。
典狱长说:“你明天早晨可以出去啦!振作起来,重新做人。你心眼并不坏。以后别砸保险箱了,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吧!”
>>>故事开端交代主人公的背景,点题“重新做人”。一个曾砸保险箱被判刑的人会轻易“重新做人”吗?
第二天,他离开监狱回到自己住处,推开墙壁上的一块暗板取出一只蒙着灰尘的手提箱。那是一套样式俱全、用特种硬钢制造、最新式的工具,有钻头、冲孔器、摇钻、螺丝钻、钢撬、钳子和两三件吉米自己设计并引以为自豪的工具。半个小时后,他换了一套雅致称身的衣服,手里提着那只抹拭干净的箱子。
>>>装满特殊工具的手提箱第一次出现,显示吉米并不想重新做人。
一星期之后,印第安纳州里士满发生了一起保险箱盗窃案。两星期后,洛根斯波特有一只新式防盗保险箱被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大侦探本•普赖斯调查后宣布说:“那是‘花花公子’吉米•瓦伦汀的手法。他又恢复营业了。瞧那个暗码盘——像潮湿天气拔萝卜那般轻易地拔了出来。只有他的钳子才干得了。再瞧这些发条给钻得多么利落!吉米一向只消钻一个洞就行了。唉,我想我得逮住瓦伦汀先生。下次可不能有什么减刑或者赦免的蠢事,他得蹲满刑期才行。”本•普赖斯了解吉米的习惯。他经手处理斯普林菲尔德那件案子时就摸熟了吉米的脾气。跑得远,脱身快,不找搭档,喜欢交上流社会的朋友——这些情况替瓦伦汀赢得了难得失风的名声。
>>>借侦探之口交代吉米作案手段之高明,可见他已是惯犯,重新做人谈何容易。
一天下午,吉米•瓦伦汀带着他的手提箱搭了邮车来到艾尔摩尔。一位年轻姑娘穿过街道,在拐角那里打他身边经过,走进一扇挂着“艾尔摩尔银行”招牌的门。吉米•瓦伦汀直勾勾地(神态描写,正是此时的一见钟情促成了他的人生转变。)瞅着她,忘了自己是谁,仿佛成了另一个人。她垂下眼睛,脸上泛起一阵红晕。有吉米这种气宇和外表的年轻人在艾尔摩尔是不多见的。
>>>情节转换,让吉米心动的姑娘使他产生了洗心革面的想法。
吉米用拉尔夫•迪•斯潘塞的姓名在一家旅店登了记,……一阵突如其来、脱胎换骨的爱情之火把吉米•瓦伦汀烧成了灰烬,从灰烬中重生的凤凰拉尔夫•斯潘塞先生在艾尔摩尔安顿下来,开了一家鞋店,买卖很兴隆。
>>>情节顺势推进,吉米果真走上重新做人的道路。
一年后,他赢得了当地人士的尊敬,也得到安娜贝尔的父亲银行家亚当斯的器重,她非但爱他,并且为他骄傲,他们决定在两星期后结婚。一天,吉米在他的房间里写了如下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朋友:
下星期三晚九点钟到小石城沙利文家。我已经不干那一行啦。我开了一家很好的店铺。如今我老老实实地过活,两星期后,我将同世上最好的姑娘结婚。她相信我。我非见你不可。工具我送给你并随身带去。
你的老朋友:吉米
>>>再次提到装满特殊工具的手提箱,推动情节发展。
吉米发出这封信之后的星期一晚上,本•普赖斯乘了一辆租来的马车悄悄到了艾尔摩尔……
>>>情节进一步推进。吉米对朋友的邀约、侦探的出现使情节扑朔迷离。
第二天早饭后,家里的人浩浩荡荡地一起到商业区银行去——亚当斯先生、安娜贝尔、吉米、安娜贝尔已出嫁的姐姐和她的两个女儿,一个五岁,一个九岁。路过吉米住的旅店,吉米上楼到他的房间里去拿上了手提箱。等一会儿将由多尔夫•吉布森赶车送他去沙利文那儿。
艾尔摩尔银行最近安装了一个新的保险库,亚当斯先生得意洋洋地把它的构造解释给斯潘塞先生听,斯潘塞彬彬有礼地听着,但好像不很感兴趣。这时候,本•普赖斯逛了进来。突然间,女人当中发出了一两声尖叫。在大人们没有注意的时候,九岁的梅好奇地把五岁的阿加莎关进了保险库。老银行家跳上前去,呻吟着说定时锁没有上,暗码也没有对准。阿加莎的母亲发疯似的用手捶打着保险库的门。有人甚至提议用枪。安娜贝尔转向吉米,她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焦急,但并没有绝望的神色,她所崇拜的男人仿佛是无所不能的。“你能想些办法吗?拉尔夫——试试看,好吗?”他瞅着她,眼睛里露出一抹古怪的柔和的笑容。(神态细节,“古怪”里藏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柔和”中透着对情人的深情。)
>>>这个众人齐聚甚至侦探也在场的特殊场合,喜气洋洋的气氛陡然掀起波澜。开保险箱对吉米来说小菜一碟,但此时出手就意味着暴露身份。该怎么办?
“安娜贝尔,”他说,“把你戴的那朵玫瑰给我,好不好?”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的话,但还是从胸襟上取下那朵玫瑰,交到他手里。吉米把它塞进坎肩口袋,脱去上衣,卷起衬衫袖子。这一来,拉尔夫•迪•斯潘塞消失了,代替他的是吉米•瓦伦汀。
>>>玫瑰花并非用来开保险柜,爱情的力量使吉米用自己的能力救助别人,哪怕冒着失去爱人的风险。
他把手提箱往桌子上一放,打了开来。他敏捷而井井有条地把那些闪亮古怪的工具摆出来,一面照他平时干活的脾气轻轻地吹着口哨。周围的人屏声静息,一动不动地看着他,似乎都着了魔。不出一分钟,吉米的小钢钻已经顺利地钻进了钢门。十分钟后——这打破了他自己的盗窃纪录——他打开钢闩,拉开了门。阿加莎几乎吓瘫了,但没有任何损伤,被搂在她妈妈怀里。
>>>撬保险柜——吉米表演了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次却是为了救孩子。但有这等非同一般的手艺,未婚妻会怎样看他?
吉米•瓦伦汀穿好上衣,来到柜台外面,向前门走去。半路上他模模糊糊听到一个耳熟的声音喊了一声“拉尔夫!”但他没有停下脚步。
>>>姑娘还会接受他吗?这一声喊似乎有所暗示。
门口有一个高大的人几乎挡住了他的去路。“喂,本!”吉米说道,脸上还带着那种古怪的笑容,“你终于来了,是吗?好吧,我们走。我想现在也无所谓了。”本•普赖斯的举动也有些古怪。“你认错人了吧,斯潘塞先生。”他说,“别以为我认识你。你的马车在等着你呢,不是吗?”
>>>“古怪”的两人,一个是早有心理准备,因爱而坦然,能逃不逃;一个因目睹真相而一反常态,能逮不逮。重新做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份成全胜过百次戳穿,一份悲悯胜过十年铁窗。
本•普赖斯转过身,朝街上走去……
>>>侦探离开了,故事结束了。但这之后吉米的生活还能向好发展吗?故事刚刚开始……
知 识 建 构
//情 节//
情节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从狭义上讲,情节不能等同于故事。情节通常被看成是连贯故事的要素,情节之间的组合体现了一种因果关系、时空关系和情感关系。英国作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这样认为,“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在小说《重新做人》中吉米因为对安娜贝尔动心而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因为曾撬过保险柜而被侦探追捕,也因为会撬开保险柜而救人性命;侦探则因吉米是盗窃嫌疑人追捕他,又因他不顾个人影响救人性命而感动,所以最终放弃抓捕吉米。小说情节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极富吸引力。
试 题 解 析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瓦伦汀出狱后立即取出工具,说明他有重操旧业的打算。详细介绍他独特的盗窃工具,暗示主人公盗窃手段高明。
B.本•普赖斯在调查发生在里士满的一起保险箱盗窃案后,很快就判定这是吉米作案的手法,表明他明察秋毫,侦缉经验丰富。
C.瓦伦汀在救人之前索要安娜贝尔胸襟上的玫瑰,既暗示爱情对他的感化,又表明他做好了暴露自己、失去爱人的思想准备。
D.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人物形象立体,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D项,文中并没有心理描写。故选D。
2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明线是吉米•瓦伦汀出狱后由再次盗窃到重新做人的过程;暗线是本•普赖斯准备抓捕瓦伦汀,被他救人感动的过程。好处:设置本•普赖斯这一暗线,虽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人性之美,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情节线索的能力。小说的线索是指情节的发展脉络。有时,小说会有明线与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暗线往往是从分析中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回答明暗线的好处时,可以从人物、主题、情节等方面回答。
3
大侦探本•普赖斯在小说结尾放过了瓦伦汀,你是否同意他的做法?请从情与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
同意。
①从情的角度看,瓦伦汀明知会暴露自己,还选择去救人,表现了他的良善,本•普赖斯的宽容是对这种良善的肯定,符合人心向善的人情;
②从法的角度看,瓦伦汀的行为属于救人,并非犯罪,侦探并没有当场抓住瓦伦汀的犯罪证据,放了他也是合理的。
不同意。
①从情的角度看,本•普赖斯对瓦伦汀网开一面的宽容之情,伤害了那些被盗窃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放了瓦伦汀是不对的;
②从法的角度看,瓦伦汀虽然改过救人,但之前多次盗窃,触及法律,不能因为救人而逃避法律的制裁。作为侦探,本·普赖斯的职责就是抓捕罪犯,他应该搜集嫌疑人的作案证据,维护正义,无权决定“抓”还是“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时,一定要依据文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作答。大侦探本•普赖斯在小说结尾放过了瓦伦汀,对于他的做法,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但一定不能忽视题目要求,要从情与法的角度加以分析,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反 馈 检 测
1.侦探本•普赖斯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
2.在吉米亮出撬保险柜的“绝活”之后,安娜贝尔还会与他结婚吗?试结合文本加以推测,并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