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爆发,是因为感觉自己被冤枉,被误解,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被承认等:
明明我就是打了一个小时的游戏,你就说我游戏成瘾,成天打游戏:
明明我就是因为工作耽误了接孩子,你就说我没有责任心;
明明因为路上堵车耽误了五分钟汇报方案,你却说我就是个不靠谱的人。
.....
在这背后,不一定是自己的情绪问题,而是表达与沟通的问题,即事实与评价的问题,这值得每一对沟通双方注意。
这里请大家区分一下面的两个例子,哪个是事实,哪个是评价?
例1:
你一周七天,其中有三天10点之后回家。
你每天都回来很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例2:
小Q特别的懒惰和邋遢
小Q半个月打扫两次房间
是的,大家都应该能看得出来:
例1的第一句话是描述事实,第二句话是评价。
例2的第一句话是评价,第二句话是描述事实。
今晚的时光本来应该是岁月静好,母慈子孝的场面。(女儿的作业在校基本完成,儿子的作业也不多,预估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可是最终还是跟儿子爆发了情绪战争。
想着作业少,今天他俩能够早点洗漱上床睡觉。我今晚有三个学习任务和作业完成,儿子明天要去学校值日。
规划的就是到家里赶紧写完作业,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我给他们揉揉肚子和背部,顺便再听会儿英语绘本。
结果根本不如人愿。
家庭作业明明半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情,他却花了两个小时。
我描述的是事实,孩子却觉得是评价,是我在批评他。
本想让他们早点睡觉,又墨迹到十点,想到这里就没忍住濒临临界点的情绪,我一下情绪上头,把他训了一顿,然后他委屈的直哭,我也气的不行。
现在想想,我应该直接描述事实完毕,就闭口不言。随后就自顾去洗漱,在卧室边晾头发边等他们。
并提醒他们谁先写完作业,洗漱完毕谁就可以享受到妈妈的睡前按摩和听绘本故事。
估计他们肯定会很快完成作业和洗漱躺到床上,也不至于母子之间爆发争吵,破坏了好心情,都郁闷的不行。
明明想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结果总是功亏一篑,事后才反应过来应该怎么做比较合适。
以后且行且思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