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给“妈妈”这两个字赋予了很多神圣的意义,以至于在养育过程中,很多妈妈不敢犯错误,一旦犯错误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自责和内疚,但是妈妈真的是“神”吗?不是的,妈妈也是自己的情感的,也会生气、也会恼怒,这个时候再用“妈妈”这个称号去挟持她,让她冷静、温和,其实真TM有点没人性了,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暴脾气的白羊座妈妈~~~
为什么妈妈应该学会发脾气?
因为,当妈妈如果有情绪而不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孩子是能感受得到的,当孩子感受到的是我们在生气,而我们表现出的是表面的和颜悦色,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很疑惑,到底妈妈的真实情绪是怎么样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发火呢?下面和大家聊聊发火的一个时机、两个原则、三个注意:
一个时机:
不当着别人的面,冲孩子发火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有强烈的自尊心,所以发火这种事,最好选择在家里,即使在外面,也尽量选择在没有人少或无人的角落进行。
两个原则:
1、 目标是帮助孩子的成长,不是发泄
当我们想要和孩子发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晰我们发火的目标是什么(虽然这一点很难做到,但是一定要妈妈修炼这一点),这样我们的发火就会很理智,而不是一股脑的宣泄自己的情绪。
2、 告诉孩子明确的边界
告诉孩子边界,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单纯的发火没有意义,我们需要明确的告诉孩子边界在哪里,有边界的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感受到爱,比方说:不能光脚在地上跑来跑去。
三个注意:
1、 以“我开头”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最好用“我”字开头,告诉孩子我的感受和想法,因为“你”字的开头语更多的带有斥责、抱怨等情绪,比较一下以下两句话:
A:“我感觉到很生气,是因为我觉得在光脚在地上跑来跑去容易着凉,妈妈会担心你感冒”。
B:“你总是光脚在地上跑来跑去,妈妈很生气!”
2、 就事论事
当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似乎每个毛孔都在冒烟,而当这个时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拒绝,但是这样实际是不妥的。
比方说,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孩子一边哭,一边让我们抱抱,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而不是对他置之不理,这样孩子会感受到更多的无助、以及“我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类似情绪。
3、 关系修复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在和孩子发完火过后,我们应该主动和孩子发起情感的修复工作。一方面,情感修复工作可以给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事情是会过去的,雨后就会天晴。另一方面,情感修复工作可以传递给孩子爱的力量,告诉孩子,你可以犯错,妈妈可以发火,但是我们依然爱着彼此。
做一个会发火的妈妈,不做一个不发火的妈妈~
做一个不完美的妈妈,不做一个神一样的妈妈~
做一个会发火真实的妈妈,共勉~
其实,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哈哈哈!
(我是彭小七,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大家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