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火了。
最近这些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这部电影。谈的时候,眼中带光,眼中带泪。
一个很现实的故事,讲的是几位白血病患者,因为买不起进口的格列宁抗癌药物,只能去买从印度走私的仿制品抗癌药。
一系列的利益纠葛,人性挣扎,相关方博弈,能看到人性的伟大,也能看到人的卑微;能看到光,能看看到光影背后的黑暗与无奈。
很多时候,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无奈本身,就是巨大的黑暗。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人命,真不是无价的,明码标价着。人命,真不是奢侈品,活着才是呢。
《我不是药神》背后的思考程勇是善良的。
他爱钱,但钱没有让他膨胀,从一开始他追求的也不过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他卖药最火时,他选择退出,在他生意最旺时,他决定重操旧业。或许因为他穷过,所以能体会有病却毫无办法的那种无奈,或许因为他穷过,病友的一个眼神都能让他纠结难耐。
毕竟,同病最能相怜。他们都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所以,程勇能懂。
吕受益是悲的。
《我不是药神》背后的思考剧中吕受益第一个镜头是出现在程勇的神油店,他一头油发,戴着口罩,一副眼镜,唯唯诺诺地和程勇交谈着。当程勇坚决拒绝后,他还是执意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开始觉得吕受益那是剑走偏锋,后来才明白那是对生的渴望。
一开始他得知自己生病后,选择自杀,然后在假药中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后来因为断药选择割腕自杀,最后在化疗过后不忍拖累家人,选择永远离开人世。
吕受益的悲,不仅仅体现在他一个人的悲。他有一个还不能开口叫”爸爸"的宝宝,他还有一个很爱很爱他的妻子。可就因为他患上慢粒白血病,一家人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
他抛下妻儿,以最简单的方式结束了他一生的悲剧。吕受益说到底是懦弱的,可这种懦弱是别无选择,他不是不想活,只是活不下去了。
活着的代价太昂贵,他和他的家人都负担不起。
《我不是药神》背后的思考黄毛是悲的。
二十岁的彭浩,一头黄毛,痞痞的,像极了非主流叛逆少年。
为了自己的病不拖累家人, 他一个人从农村逃到了上海。
当他知道程勇那有假药,他就去抢,抢来后分给其他病友一起吃。后来帮程勇卖仿制药。
他是不擅长表达的,总是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有着二十岁少年的内敛,却又少了青春的活力。或许是吃过太多生活上的苦。
知道警察在查假药时,为了维护程勇,他一个人开着车子引开他们。本以为逃脱了警察的追捕,却被一辆大卡车撞死。被撞之前那上扬的嘴角,还没有舒缓下来,就消失了。
他最后终于是剃掉了他的黄毛,却再也来不及回家看看。那张全家福,那张买好的车票,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他才20岁呀,他想活着,有什么错!”活着没有错,只是有的人光是活着就要拼尽全力。
《我不是药神》背后的思考很多人都知道活着有多么好,只是他们也知道活着有多么不好,背后太多人会受到牵连。
所有的病人都是悲的。
电影中有一幕很让人触动。一位老婆婆握着曹斌的手说:“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这段话不是老婆婆一个人的心底话,是当场所有人的心底话。所以,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举报程勇。
换句话说,是程勇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买不起药,就只有砸锅卖铁,因为不想死。倾尽所有,还是买不起,那就只有等死。
整部电影所有的悲,都是源于穷。而穷也恰恰是这个社会最普遍的悲哀。
为什么之前有人说《我不是药神》是喜剧呢?
因为徐峥的喜剧效果?
我想不是。
所有喜剧的效果都是悲剧作为底色的,悲喜交加之下是两种情绪的相互作用。
套用陈佩斯的一句话吧:"所有伟大喜剧的内核,其实都是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