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见》

《正见》

作者: 知了书苑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10:50 被阅读0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产生最早的,至今已有近三千多年的历史,照佛教的解释,佛不是神,而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

    佛教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即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本来就是人,“悉达多”的意思 (清愚) 是“目的达到的人。”

    第一章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我们以为静坐时才出现妄念,事实并非如此,你只是这时才知道有妄念而已。

    我们习惯以“你拥有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来评判他人。

    一切和合之物,与无常的本质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如同水和冰块一样。在生命的旅程中,能够同时看到一体的两面,是非常美妙的。如此看待事情,期待与失望会在我们周遭消融,你对现象的觉受会转化,而且变的比较清晰。

    生起慈悲心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无常如此明显,人们却视而不见。

    生是指一切生成或和合的事物,而死亡指的是任何的解体或是结构。

    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生起这个无畏之心。你就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发生。

    佛陀不是一个悲观者,也不是末日论者,他是重视实际者,而我们却都是逃避现实者。当他说,一切和合皆是无常,他并不认为那是坏消息,而是简单科学的事实。

    第二章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情绪即是痛苦。一切情绪都生起于自私,都与执着于自我有关。

    当某些特定的因与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生起。在接受陷入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就失去了觉知和清明。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自我只是另一个误解。当我们看着自己的身体(色),感受(受),想法(想),行为(行)和意识(识)的时候,我们通常制造出一种自我的概念。

    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的不完整。

    执着于自我就是无明。

    第三章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空性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如此无趣,几乎没有人愿意去了悟。要确定某个东西真实存在的唯一方法,就是证明它独立存在,而且不需诠释,不能造作或不会改变!

    与一般的信仰相反,佛教的出离不是自我惩罚或禁欲主义。我们一切的存在只是标签附加在并不真实存在的现象上而已!有醒来的勇气,并且加以检视,就是佛教徒所说的出离心。

    只要了解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想象,就能让自己解脱。

    否认是一种低估,而盲信则是一种高估。

    在完全证悟的那一刻,你必须抛弃佛教。精神之路是一个暂时的解答,它是在空性被了悟之前所使用的安慰剂。

    了解空性,并非表示你变得漠不关心,事实上,相反的,你升起了一种责任感和慈悲心。

    了悟了空性,让我们有勇气能超越世俗,不被惯常逻辑的界线所限制,并能了解空性是如此单纯。

    第四章 涅槃超越概念

    涅槃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它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 涅槃是寂静。

    当你完全了悟这一切都只是你所创造的,你就自由了。

    没有迷惑,没有无明,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就是大乐。

    佛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它是指一种功德,他具足了两个面相:成就者和执行者。

    佛陀教导人们,若要富裕就要布施;若要征服敌人,就要慈悲。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当你觉醒和证悟,你从来未曾生为众生,你从来未曾挣扎过。当你证悟了,你无法回想你是愚痴众生的情形。也不再需要禅定。你不需要记忆任何事,因为你从未忘记任何事!

    一切现象如梦如幻,甚至证悟也如梦如幻!最终我们连证悟之道也要抛弃。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那么你还未成佛。

    总结

    决定行为是否恰当,最终的参考点是见地。见地是修行的基础,因为见地决定我们的动机和行为。

    了解这四种见地不一定就得抛弃一切,而是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开始改变,它们的价值也因而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eg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