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六对一的抚养模式下,独生子女难免不被过度照顾,也难免不形成过度依赖症。比如我儿子,凡事无论大小,都只管张嘴一问:“妈妈,这个怎么办?”“爸爸,那个如何做?”哪怕洗完澡毛巾被放哪里、出门穿什么鞋等芝麻大小的问题,他也会拿来一问。
发展到后来,连爷爷奶奶都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我自然是加紧地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儿子遇事需自己解决,不要总问别人。但儿子却不服气地说:“我又没有问别人,我问的是你们呀,家人!”“那你也不能总在我们身边啊,将来读大学怎么办?”“不知道,到那时再说。”看看,这孩子还挺能对付。
那时,我刚换到一个合资公司。月末审查销售报表时,发现公司所属的分公司业绩正呈加速下滑趋势,我不敢耽误,马上向老总做了汇报。原以为老总会做出指示的,没承想,他却向我抛来问题:“你找到下滑的原因没有?你准备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你分析的最坏结果是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让我一下哑巴了。那天,老总最后说了一句:“我希望每位销售经理都具备‘首问负责制’的思维,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当时我挺郁闷,我也不是决策者,我能做什么?不过,在日后的工作中,当我按此要求自己时,发现不仅老总满意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看来这“首问负责制”真不错。不都说了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马上把这妙招儿应用到了儿子身上。那晚,儿子又抛出个耳朵勺大小的问题“骚扰”我们来了。“爸爸,我明天早餐的面包没有了。”若平时,老公一定会这么答:“让妈妈去楼下85°面包店买吧。”但今晚老公只是“嗯”了声便没下文了,因为之前我们已交流过要好好治理一下儿子的依赖心理。儿子没得到答案,便转向我:“妈妈,我早餐的面包没有了。”我微笑着说:“首问负责制。”这个新鲜词立即引发了儿子的兴致,他马上瞪大眼睛惊奇地问:“妈妈,你说什么?”“首问负责制啊,就是谁先发现了问题,谁就要负责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与我之前与儿子唠叨了无数次的遇事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的话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这次因为是新名词,所以一下抓住了儿子。看他来了兴致,我又进一步把老总的话和我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与他分享了一番。儿子听完,想了想说:“我现在就下楼去买面包好了,可买几个呢?”“嗯,首问负责制。”“妈妈,你可真——”儿子想说什么,最终耸耸肩下楼了。
第二天早晨,儿子又因穿一件还是两件毛衫向我们要答案。我答:“首问负责制。”“哎呀,我上学要迟到了。爸爸,你快帮我拿个主意。”儿子转向老公,不想,老公也学着我来了句“首问负责制”。儿子没辙了,只好去查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又跑到阳台拉开窗户感受气温,自言自语地说:“看来不太冷,穿一件毛衫好了。”我们听了,笑着点头赞同地说:“你自己不也解决得挺好嘛。”儿子有点儿得意地出门上学去了。
“首问负责制”引进我家一年多,儿子的依赖性减了大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今年大年初二,家里停水了,是儿子最先发现的。他只说了声“停水了”,也没问我们该怎么办,而是稍一思考后说:“我去邻居家问问,看他们家有没有水。”过了会儿,儿子回来说对门和楼下都有水,只有我家和楼上的两户没水,说完便走到电话旁,先打114查自来水公司的电话,接着详细地向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申请了报修。
看着儿子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处理方式,哪还有当初的模样呢?当然,儿子的变化也与我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以前,我凡事也爱依赖孩子爸,后来吃了老总的软钉子,又在工作中磨炼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中也不遇事就喊孩子爸了。显然,新鲜的“首问负责制”,配上我的积极转变,如同双剑合璧,让儿子一点点摆脱了过度依赖的心理,逐步走上了遇事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通畅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