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略)
[白话文]
包围邯郸的王离大军全军覆没。此时,章邯军在棘原,项羽军在漳南,相持未战。章邯军几次退却,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恐惧,派长吏司马欣回去汇报请示,到了咸阳,在宫门外等了三天,赵高不见,有不信任之意。司马欣恐惧,决定返回军营,而且不敢走来时的路。赵高果然派人去追,没追到。司马欣回到军营,向章邯汇报说:“赵高用事,下面没有人能做决定。我们如果战胜,赵高一定嫉妒我们的功勋;不能胜,就是死罪一条,希望将军您自己决定,怎么办!”
陈馀也派人给章邯送信说:“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然被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从榆中开疆辟地数千里,竟然被斩于阳周。为什么呢?功劳太大,秦没法再封赏他们了,就找一条罪名诛杀他。如今将军您为秦国大将三年了,损兵折将数以十万计,而诸侯并起,军队越来越多。那赵高靠阿谀拍马的功夫,久居高位,如今事态紧急,他怕二世问罪诛杀他,就会找罪名杀你来顶罪,派人替换您来解除他的压力。将军您长期在外,朝中无人,危机四伏,有功也是死,无功还是死。况且天下将要灭秦,这是无论贤愚之人都看得明白的事。您对内不能向君王直言进谏,对外将身为亡国之将,如此内外交困,孤立无援,还想长久生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掉转枪头,与诸侯联合,共约攻秦,裂土封王,南面称孤!这与深受腰斩之刑,妻子儿女都被戮杀比起来,怎么样呢?”
[点评]
司马欣之报,陈余之信,有事实,有道理让人不得不信。亡国之将,进退维稳,虽有忠心,其奈何哉?
章邯狐疑不定,暗中派军侯始成出使项羽,想和他盟约。盟约还没谈成,项羽军事行动不停,派蒲将军先带一支军队,日夜行军,从三户渡过漳水,大军抵达漳南,和秦军合战,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军击秦军于汙(wu)水上,又一次大破秦军。章邯派使者来,再次请求定合约投降。项羽召集军吏们商量说:“我军粮少,接受他们投降吧!”军吏们都同意。项羽于是与章邯约定在洹(huan)水之南的殷墟盟约,盟约成,章邯拜见项羽,痛哭流涕,陈说赵高弄权之事。项羽立章邯为雍王,留在楚军统帅部,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驱。
[点评]
随着章邯在内外交困、进退维谷的情况下投降项羽,秦的最后一根柱子倒了。非常有才华的将领章邯面对着“大厦将倾”的局面,心中一定五味杂陈,“男儿有泪不轻弹”,章邯的流泪,是悲壮的,是无奈的,也是委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