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想法
日思11:一本好书,《孤独小说家》

日思11:一本好书,《孤独小说家》

作者: 家里蹲得住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19:16 被阅读111次

对“孤独”这个词有一种偏爱,若看到哪本书名中嵌着这两个字,就忍不住把它买回来,读完后供在书架上。

拜读过蒋勋的杂文《孤独六讲》,马尔克斯的伟大小说《百年孤独》,周国平的哲学文集《爱与孤独》;前几天还刚刚入手了一本新出的小说《孤独梦想家》。连名字中有“孤独”感的书我也青睐有加,贾平凹散文集《自在独行》、小说《一个人的朝圣》等等。

日思11:一本好书,《孤独小说家》

我对孤独的理解,与寂寞不同。前者是对梦想的固执的默默隐忍,后着是耐不住世间繁华的拼命挣扎。孤独的人和寂寞的人,只要稍加观察,区分开来并不难。人若要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进步,就需要有种“孤独”的态度——对自己的选择固执的相信着,丝毫不畏惧他人的非议,在迷茫中艰难前行,迎向自己追寻的那缕阳光。

今天推荐的书,名为《孤独小说家》,是日本直木奖获得者石田衣良的作品。讲述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小说作家青田耕平,十年文坛耕耘后事业仍不见起色时的挣扎与选择。

日思11:一本好书,《孤独小说家》

故事背景和人物设定比较容易引人同情:男人中年丧妻(去世四年),独自抚养幼子,事业不见起色,经济压力巨大等。

全文的叙述手法很简单,每一个场景都有主人公青田的参与,对其内心的变化也采取了半上帝视角(作者可以深入对主人公内心进行描写),使读者更好的了解单身作家在面对挫败时的心理变化。

内容围绕了几个核心问题:一,青田的写作梦想还能否坚持下去;二,如何处理好与儿子的关系;三,与两个女性角色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处理;四,如何从丧妻的痛中解脱出来。

按照罗伯特·麦基《故事》中对剧本情结的分类,这是一部典型的大情节小说。内容正面,主人公积极的面对生活,尽管遭遇各种挫败(冲突),但最后还是迎难而上,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所以,完全不用太过担心剧情有东野圭吾似的翻转与压抑,整个故事犹如涓涓流水,静静是把我们引向最后的结局。

那你可能会问,一部非推理向、没有翻转,甚至连冲突都不能说剧烈的小说,有什么好读的呢?当然是有的,吸引我的地方恰恰就在于,这本书写出了波澜不惊的生活背后,“孤独”人坚强活下去的那种坚韧的态度。如小说封面上的一句话,“十年前的梦想如果还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地燃烧吧”。

这本书我读过两遍。第一遍在火车上,用kindle仅仅两个多小时就读完了。虽然不是很仔细,但仍旧把我搞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不得不用手遮着眼睛生怕被别人看见。记得合上书的第一感觉,就是想马上结束外出讲课,快点回到家里,紧紧的抱一抱妻子。这难道不是优秀小说的力量所在么?我不需有青田的喪妻经历,就能大约体会到那份刻骨之痛,使我更加珍惜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

因为太喜欢这本书,回家又买了实体书,上个月又读了一遍。这次是一页页的翻、一字字的咀嚼品味,还是哭得稀里哗啦的。好在,这次我就在家,难受了赶紧出去抱抱老婆,求安慰。

我非常欣赏石田衣良的文笔,之前我是没有读过他的任何书的。就因为这本《孤独小说家》,我随后买了石田所有我买得到的小说,期待再一次给我类似的感动。

日思11:一本好书,《孤独小说家》

也许每个人的体会不同,也许你读过后可能不觉得有太多震撼,但我还是想真心的推荐这本书,推荐给在某个领域“孤独”着的人。

下面是几句书中我非常喜欢的句子:

“男人的确很软弱,软弱到无法将自己的软弱暴露在别人的面前”。

“今天永远比明天年轻一天”。

“只有当自己站在舞台那一刻,才知道嘲笑他人的浅薄、和孩子气是多么的可笑”。

“他并没有刻意强忍,只是这悲伤沉重的那么安静”。

“做一个有风度的失败者,就必须抓住下一个挑战权”。

“是的,蒲公英,即使无人欣赏,它也骄傲地绽放,十年来,虽然没有人重视我,但我相信普公英也有蒲公英的价值,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往后做一个像蒲公英一样的作家”。

“没有任何理由,只是眼泪,像引爆了一般止不住的往下流,一边刷牙一边哭,看到天上的太阳也哭,看到客厅里的沙发和圆桌也哭,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由悲伤组成的,泪水总能盈满眼眶,真是不可思议”。

“完美是什么?一切不过只是外人的评价而已,真正重要的是那些被小说或电影删节的,生活细节,犹犹豫豫,迷迷茫茫中顶住生活中的压力,期待着明天崭新的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思11:一本好书,《孤独小说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l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