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杜的讥刺戏谑

老杜的讥刺戏谑

作者: 笑春风ma | 来源:发表于2020-06-20 21:18 被阅读0次

    丽人行    杜甫

    2020-6-20(打卡9)

    【原文】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㔩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阅读点滴】

    老杜的讥刺戏谑

    文人,特别是低阶的文人,接触下层,接触地气,能够敏感地感受到地气的冷暖温热。但要上达,却缺乏渠道,唯一有用的就是自己手中的笔,留下策论、文章,或严肃、或诙谐、或戏谑,希望让上层知道,达到自己警策的目的。抑或是希望警醒大众,做好应变的准备。杜甫《丽人行》就貌似一首讥刺戏谑以警醒大众的文章。

    天宝七载(748),杨贵妃的三位从秭被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天宝十一载,其从兄杨国忠于李林甫死后继任右相。杨氏兄妹权倾一时,生活奢侈荒淫。

    三月三日上巳节,曲江踏青是长安风俗,百姓在这一天才有机会见到出游的宫廷丽人,本诗的描写和揭露,正是以此为背景展开。开篇两句点名时间、地点,三月三日是传统的上巳节,这一天人们会来到水边祓除不祥,后来成为游春宴饮的节日(著名的《兰亭集序》就发生在这一天)。东晋时代,水边多的是文人骚客,杜甫笔下却是水边多丽人,一个节日,两番天地。丽人来到水边,自然吸引眼球无数,这些丽人怎么样呢?

    “态浓意远淑且真”至“珠压腰衱稳称身”,叙述了来到水边丽人的惊人美艳,有点不可名状;体态优雅,举止端庄;肌理细腻光洁,骨肉均匀富态;身上穿着绣有金孔雀、银麒麟的绣罗衣尚;头上插着翡翠(㔩彩叶),腰身缀着珠玉;真是穿金戴银佩翡翠,个个富丽堂皇的丽人来到水边,两个问句(头上何所有?背后和所有?)增强了读者的视觉效果。不知道长安少年是否饱足眼福。

    丽人太多,谁是花魁呢?“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点名了花魁。云幕椒房,说的是汉代的故事,云幕,汉成帝时,甘泉殿设有云幕;椒房,汉未央宫有椒房殿,以椒和泥涂壁。云幕和椒房,指后妃所住的宫殿。此处说明丽人之中的花魁来自后妃亲戚,也就是杨贵妃的姊妹们。《旧唐书·杨贵妃传》:“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妇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接下来就是叙述花魁们的行为。“紫驼之峰出翠釜”以下四句,描写了国夫人们在水边饮食情况,翡翠釜中的紫驼峯,水晶盘里的白鲜鱼,都让国夫人们感到看着就饱了,拿着的犀牛箸子无法动作,不知道其中哪一块对胃口(貌似都不对胃口,所以才是厌饫而久未下),可惜了鸾刀细细切出的食物,让厨师们白忙了一阵。

    国夫人的筷子无法下拈,怎么办呢?“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嘚,国夫人自有办法,此处无可口食物,自有可口食物唤来之处。黄门是宦官之意,宦官们骑着快马飞身前来,络绎不绝的带着御膳房厨师制作的八珍送到国夫人面前。真是奢侈,一个贵妃亲人,就这样撬动了御膳房,让其飞马送膳,关怀备至的情意让国夫人们充满温暖。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这两句费解,本是丽水之旁,众皆欢乐,却突现“箫鼓哀吟”,鬼神为之感动;宾客随从杂乱众多,挤满了前来赏玩的道路(注释中认为“实要津”是指朝廷重要位置,不过我感觉有点牵强,毕竟此处说的是来水边的道路,道路上人满为患更适合“实要津”之意)。

    结尾六句,描写了一个姗姗来迟、位高权重的人物,直接在厅堂门口下马,走近锦茵铺就的厅堂。杨花、白萍、青鸟都是用典,杨花、白萍:《广雅》:“杨花入水化为萍。”俗以为杨花与白萍同源,且杨花谐姓杨,用“杨花覆萍”影喻杨氏兄妹的淫乱关系。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后用为男女之间传递消息者的代称。“青鸟衔巾”,暗喻杨国忠兄妹传递私情。最后两句点名了姗姗来迟之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一个势盖朝廷的人物,千万不要走近,免得丞相发怒。成语“炙手可热”从此诞生。

    全诗词彩华美,笔触细腻,但又不堕于浓艳。寓辛辣讥讽于客观描写,看似无一讥刺语,描摹处语语讥刺,看似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这是本诗突出的现实主义创作特点,即诗人的思想倾向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而不是特别把他点出来。《丽人行》和《兵车行》的出现,标志着杜甫逐渐将笔触投向严峻的社会现实,并努力探索社会病根。(何华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杜的讥刺戏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ng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