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与六国、山西与山东

秦与六国、山西与山东

作者: 已锁定 | 来源:发表于2023-02-04 09:44 被阅读0次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从自然分界、行政去化、文化民俗上都很容易分成一些大的区块,比方说几个大的少数民数自治区、东北一块大、岭南两广一大块、闽南潮汕一大块、云贵一大块。暂时不看这些相对边缘的区域,从夏商周到秦一统天下的时候一直就被当成中国的中央这一大片,算是比较老资格的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核心地域。这一块核心地域,当然还可以再分,分的单位可以是战国的七国,可以是春秋的更多国,也可以是从始前氏族部落到古国阶段再到方国阶段的满天星斗的布局,那就会分的比较细了。如果不像分的那么细,只分成两大块,那无疑只有一个分法,一块是秦,吞并六国前的秦、另一块是秦以外的中国,也就是六国部分。

这种地理分法,在战国时开始出现,一般叫做关西与关东。苏秦和张仪这对鬼谷子的弟子CP就活跃在这一时期。苏秦的合纵、佩六国相印,就是想把关东六国竖向绑定,合成一股力量,向西对抗强秦;如果合纵完全成功,强秦必然变成弱秦,那么合纵策略就没有必要存在,苏秦本人的利益就会受损。于是历史中记载苏秦故意冷落惹怒同学张仪,让张仪自发的发明合纵的CP战略,那就是秦的连横,也就是横着联合六国中的一个或几个国家,让合纵政策无法继续。

用生物学打比方,这两个战略可以叫做互利共生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单独一个没有用,成对出现成对发展才有用。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个人、顶端的个人,在历史进程中有时候确实会起到举足轻重、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作用。

有点跑题了,想说的不是苏秦张仪,是关西关东。在秦统一天下以后再到两汉甚至更往后的历史阶段,这种地理分界一直存在,而且存在感很高。可能一直到两宋,这个概念才逐渐淡化,理由也很简单,关西的主体那时候丢了一大部分。

关西关东的说法到两汉演化成山西山东,这就和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两个省重名了,也容易造程一定的误解。这里简单梳理下:
古代的关西或者山西,基本上是现在的陕西、甘肃及西川这一部分区域;古代的关东或者山东,基本上是现在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也就是这个历史时期除了秦地的其他文明地带,基本上都可成为山东或关东。很显然,山东的范围更大。

关西关东中的关、或者山西山东中的山,基本上都指的函谷关。

而今天的山西和山西,这个山一般认为是太行山。

说回古代山西山东的地理分界,来源完全来自强秦的威胁。陕西甘肃可以认为是秦的老家、而四川盆地是秦开的二矿,而且是一个超级优质的二矿,有人、有粮,还有长江上游的地利。

相关文章

  •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下)

    轰轰烈烈的六国合纵,给秦国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秦惠王想不通山东六国何以把秦当成如此大敌,除了魏国,秦与任何一国...

  • 【济南】遗留在街坊里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中国分为两部,以崤山为界,山西为秦,山东为六国。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始,山东主有李、崔、卢、郑、王五姓士...

  • 文化故事·07·三东

    山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指崤山以东的以东为“山东”,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汉代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

  • 大秦之左右摇摆的韩国

    秦惠王七年与八年之间,山东六国合纵攻秦,最终其他几国无功而返。唯独韩赵魏三国,单独留下来跟秦国干了一场。结果不仅让...

  • 长平策(二)

    世人多云:秦灭六国者,长平之战奠其基也! 然自三家分晋至秦灭六国,凡二百五十年,其间秦与东方诸国何止百战,秦胜者十...

  • 第十四回 张仪连横最终失败 孟轲杨雄论是论非|战国风云|通鉴

    苏秦死后,合纵之约虽然失败,但山东六国与秦国的关系仍然在斗争与结盟中向前发展,当然,六国之间的争斗也从来就没有停止...

  • 古文中助字的用法 13-夫

    夫 fú “夫”字用在句首,多用来引出观点,也具有加重语气的效果。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 秦兴师临周,其意不在九鼎

    秦武王兴师临周,其意不在九鼎。 山东六国不允许。 九鼎,象征着至尊位。强取九鼎会引发山东六国再次合纵,此时的秦国虽...

  • 优才加速第二十四天

    陈总跟我们讲了审计与风险管理,记忆最深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审计其实是把控风...

  • 战国后期,齐国隔岸观火背后的小脾气!

    苏洵在其《六国论》中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交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与六国、山西与山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pt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