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篇里面有这么个故事,说王戎与和峤二人同时丧母,他们都表现出了孝心,王戎悲痛以至于身体衰弱卧病在床,和峤则伤心却严格履行孝道之风俗,按时饮食起居。世人对此分别冠以‘生孝’与‘死孝’之名。
对于二人的表现,天下人议论纷纷。大多数人感动于王戎是真君子,伤心如此,实乃是于母之爱情深意切,以至于瘦骨嶙峋有性命之忧。而和峤虽做足了礼法,身体上未反映出过度伤心导致的任何异常状况,所以和峤乃是假君子。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他们两位皆有不足。孝道自西周确立伦理,儒家的看中使其光彩照耀封建两千年,深入南北士人之心。有此,王和二人的孝道形式截然不同,在当时可以说是不亚于至尊更替的社会大事,众人皆选择,无人可以独退,本身或许也不愿袖手旁观!
不过江湖人士如何议论纷纷,最有权利发表意见的当然是手握顶级生杀大权的皇帝了。当时的晋武帝在朝堂之上对左仆射刘仲雄说: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其反应竟与大多数儒者学士不同,不去关心即将性命堪忧的王戎,反而询问起和峤这个目前平平安安的人。看似不知轻重,究其原因,大有缘由。
自孝道发迹以来,其主旋律一直掌握在政府的手中,辞书之祖《尔雅》便有孝道之记述,儒家孔孟皆有对孝道的独自见解,孔子《论语》、孟子《孟子》、曾子《大戴礼记》对孝道步步推进总结。自秦始皇焚书后,文化主流归顺于朝廷,“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皇帝便掌握孝道等文化礼仪以更好的统治人民。孝道所牵涉的礼法以自身的潜移默化化解了人民中仅有的一些敌意,君臣父子之礼都被容纳进孝道核心。而作为统治者手中一个锋利却出师有名的统治工具,皇帝必然时时刻刻保证它对于人民的神圣权威,保持其仪式的完整性。所以,不论王戎有多么的伤心欲绝,他不遵守全国人都信仰的仪式,就算因为悲伤而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同情,也绝不会被统治者所认可,故而皇帝会直接对和峤表示关心了。
其实,不论是从当时的统治者的角度,还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和峤的做法都无疑比王戎更为出彩。
孝之初始,其第一大核心要点便是:尊祖敬宗。这是一种严谨的祭祀仪式,而这也成为孝道最本源的含义。有此,孝道发展伊始,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对长辈祖宗的尊敬和祭祀,而非对自身感受的发掘。换言之,再过悲痛,你也得恭敬认真完整的行使完仪式,不能因为悲伤而坏了规矩。王戎悲痛而不顾当时的孝道风俗,实在是不利于规矩的权威性。以当时王戎的名声,想必模仿他的士人不在少数,至于他们是否真心悲伤过度,无人可知。
除此之外,孝道的第二大核心便是:传宗接代。在周人看来,我辈之生源于祖,因此崇拜祖先便必须把这一脉的生命延续下去。孟子曾在评价舜结婚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说法历来被置于最权威的地位。汉代赵歧《十三经注》亦云“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所以,封建社会的人,不论文化高低,皆看重后辈的婚姻与传承。王戎当时的确已有子嗣,所以因母丧而差点丧失性命并不影响子孙后代。然而其社会影响之大,不乏有未婚丧亲之人学王戎而未有子嗣,反而断绝了香火传承。假如其已逝之亲听闻此事,心里想必也不是滋味吧。
总说而言,王戎和峤二人,其对于孝母之表现都有其自身考虑,有其道理,但是二人作为晋代名士,一言一行皆会被天下人士所品评模仿,所以他们不得不时时作为表率。而和峤之作为,符合天下人心中的标准和统治者的意愿,故比王戎的做法更为妥切。至于二人做法是否于真性情上孝或不孝,难以言明。真孝又如何?真不孝又如何?他们的真实想法,早就无法考究。孝者,再过放浪,心里也会有悲伤占据;不孝者,再假装悲痛不已,心里也是高兴的。有孝之人,必有不孝之人,何能苛求天下皆孝子贤孙?
其实他们的孝法在今天看来,还算正常不会出格。像二十四孝中的哭竹生笋、鹿乳奉亲,就带有神话性质,而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就有些神经病和恐怖故事的色彩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梦人文馆”,简书同步更新梦人文馆的原创内容。若找我有事,请联系QQ:2283242053 或微信:shidazhangzhenzhen. QQ微信名称均为:江右梦人。)
梦人文馆二维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