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到的概念:学习的方法论的三个阶段或层次
启发-知识框架-能力
这三个不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而是个人根据不同阶段,着重的比例应该有所不同
顺序和比例如何选择,要通过自己当前的状态来判断,有几个判断原则
1、如果你是那种“懂了1000个道理,但还是觉得过不好一生”的人,也就是说有非常强烈的知识焦虑,每天都在不断的学习,看了大量的书籍、文章,但感觉过去就忘了,感觉进步不是非常明显。
适合的顺序:能力-知识框架-启发
适合的比例:30%-60%-10%
2、如果你是刚刚入行的小白,没有太多的经验
适合的顺序:能力-知识框架-启发
适合的比例:60%-30%-10%
3、如果你的工作经验、执行力非常不错
适合的顺序:知识框架-能力-启发
适合的比例:60%-15%-25%
4、如果你平时就爱大量总结,写作,事业比较成功
适合的顺序:启发-知识框架-能力
适合的比例:70%-20%-10%
在一个知识焦虑恐慌的次元时代,只有5%的人可以真正通过学习成功,真正的原因,就是在于对学识的判断,判断当前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能力,并且不断重复践行,所以不要怕,本质上信息不对称的成功学仍然存在,而且迷惑更加强烈了。
以下是原文链接和摘抄
http://36kr.com/p/5072602.html
傅盛今天看了2篇文章,从中获得了6个启发,其中4个他发现自己可以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投资、平衡生活和工作节奏方面直接应用起来,且这些也正好是他最近在考虑的问题。于是,他迅速通过跟团队沟通、改变自己的日程、设定目标等方式迅速将获得的启发尝试应用于实践。
实践了1个月后,这些启发有的带来了成果,有的则产生了新的问题,于是,有成果的傅盛可以加以总结提炼,产生了新问题的,傅盛开始重新去求解……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创造和产生了很多价值,自己也获得了很多收益。
而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甚至还没有进入职场的小白们来说,情况可能则正好相反。
一个想要做运营的小白,也许应该优先考虑“我是否能够具备某些能力到一家公司去做好一些执行类工作(譬如微信微博的维系、用户群的管理等)”,然后再试图搞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逻辑,背后有没有一套可以贯穿始终的知识体系和指导工作方法”的问题,最后才更多关注“我能从哪些地方获得多少启发”的问题。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初阶选手,也许你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把你的时间投入比重正好跟高手们调转过来。
比如说,你应该花60%左右的时间来“提升能力”,30%左右的时间精力用来关注“构建某些新的知识体系”,而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来“获得各种零散的启发”。
6.
故事和道理讲到这里,最后汇总一下,提炼一点给大家的忠告和建议吧——
1.可以去大量涉足“启发”类的学习产品,但如果真的想要让他们给你带来价值,那建议最好能在所有的“启发类”产品之上,找到一个或多个“致用”的出口。比如说,我现在看书,都会记录下来一些有趣的观点、案例、情节等,这些东西在我自己写作时往往都会成为我的素材。
2.对于初阶的新人来说,一定优先考虑购买那些能够帮助你“培养能力”或“构建知识体系”型的产品,至少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它们上面,而少看点马云爸爸的演讲和未来的商业变革趋势这一类的东西(注意,不是不看,而是少看)。尤其在职业领域,更是如此。
3.帮人“提升能力”是个特别痛苦、特别重的事情,它需要不厌其烦的去做大量的基础服务,比如敦促你,比如给你的每一次实践都提供反馈……等等,所以其实真正又愿意去做它,又还能做得比较好的高手或产品,并不多。如果赶上了一个,记得要珍惜,也要知道,其实这样的服务很值钱。
4.如果暂时没钱购买附带各种教学服务,能够帮你“培养能力”的产品,那就逼迫和求助自己,至少让自己在看过书或是听过一些课程、讲座之后可以有所实践,并寻求各种方式去获得反馈(比如上知乎去问自己做得对不对,或者试着私信、微信公号留言找一些前辈给你两句评论)。如果做不到,不好意思,这正是你与“一部分人”之间的差距和区别。
5. 能够去分辨出来哪些东西或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可能就是这样的能力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且这个能力,很可能没法教,只能靠自己。
6.无论学习方式、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这一轮“知识付费”多么火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总是只有5%-10%左右的人,他们的学习是更有效的,他们也更容易成为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这个事实供你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