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波动"人生

"波动"人生

作者: 刘绍发 | 来源:发表于2022-04-20 00:57 被阅读0次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无论是单个粒子的运动,还是波的传播,都是以振幅的形式,在波峰和波谷的上下摆动中前进的。

题外话_(从本质上讲,粒子和波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因为我们的观察方式不同,它呈现给我们的感觉也不同而已。这就是量子力学所称的“波粒二象性”)。

其实,人生、社会,也在以如此方式、也当以如此方式前进。

马克思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指出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沿着一条直线前进的,而是以螺旋式方式上升、前进、发展的。这螺旋式方式,与波的振幅前进方式没有两样。

为什么说人生(指正确的人生)也应该以这种方式前进呢?

一、从心理学方面来看。

一个人,如果在早年,特别是幼年,他的基本需要,如生理、安全、爱、尊重与自尊没有得到满足的话,(我们将他不曾满足的处境看作他人生的低峰),他就越渴望得到这早年不曾充分满足方面的满足,也就是说,他对曾缺乏的这方面的欲望就越强烈(期望的波峰也就越高),这种无意识的欲望会贯穿他一生。如果,有一天,他通过个人努力,或者因为时来运转,不曾满足的东西,自己有能力让它得到满足了,他会把这欲望的满足发挥到极致(这种极致,我们视为波峰)。

早年某方面的满足越缺乏,追求这种满足的欲望越强烈,机会来临时,享受这种满足的方式越与众不同。

比如,早年生活贫穷的人,如果一夜暴富,他会更节制的花钱,以满足自己早年吃不饱、穿不暖的遗憾,以致很多败光这突然得到的财富。

再比如,早年遭受屈辱的人,如果有朝一日他大权在握,他还会追求更高的权力,渴望拥有掌控所有人命运的权力,以让天下都屈服在他膝下。我不知道亚历山大大帝、被称作"上帝之鞭”的阿提拉,他们早年是否有那种屈辱经历?或许历史虽然没写下他们早年的那段屈辱经历,可能他们早年的某件事,让他们有种刻骨铭心的屈辱感觉。

拿破仑称帝后,还想着羞辱下他曾经一直追求不到的女人。

汉光帝终于娶上了阴丽华。

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两人,早年是经历过这种屈辱的。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必然这样,人成年后的行为,受自己接受的文化、教育、经历等影响,思想会有很多变化。这种思想上的变化,往往想克服因早年满足的缺失导致的心理缺陷,只是说大概率会这样。往往是接受的文化教育越高,越能克服这心理缺陷。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估计还是没受过文化教育。王莽却不同,虽然早年因父母双亡,被同族人轻视耻笑,但他发奋努力,学了不少,是真正的想为天下苍天谋幸福,只是一味复古,逆时代潮流,以致失败。

这类早年有些基本需求没得到的人,在成年后,在缺乏的满足方面,欲望强烈。这样一来,看其人生,在波峰与波谷之间,无限摆动,最终都没能走很远。

这有心理学方面的原因。

二、从历史人物命运来看

小人走不远,难善终。因为他们人生的波峰与波谷相差太大。

助州吁为奸作乱的石厚、烹子求宠的易牙、自宫求进的竖刁和魏忠贤、杀妻求将的吴起…历史上,这类小人比比皆是,但几乎无一善终。即使严嵩年寿80,成为特例,也是死得凄凉。

三、从儒、道理论上来看

1、儒家讲“中庸”之道,所谓“中庸”,朱子以为是“不过也无不及",什么是不过也无不及?以一条中间的直线为例,是指一直沿着这直线、一点也不偏离前进吗?当然不是,也不可能。可见,朱子的套用巜中庸》一书中现有的词,所作的解释,并不十分准确。

孟子说:“执中无权,尤执一也”,说明要执中有权。什么叫执中有权?就是沿着一条中间的直线前进的过程中,可以随顺时事、现实,上下波动,只要这波幅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在上下波动时,还能始终沿着这中间的直线前进。

"舜大智也於?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舜对以直线为中心、上下波动两端的情况都了解掌握,在听取两端的意见、建议后,采取折中的方法,两者意见都兼顾而实施,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用。

所谓的"中庸”,其实就是“中”之用。庄子说:"庸也者,用也”,说得极对。“中”之用,就是以中间直线为基准,将沿这直线上下浮动的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措施、方法,或者说两个极端内(波峰、波谷)的意见、措施丶方法等都综合考虑后,然后采取一条不偏不倚于任何一方的措施、方法。

“中"之用,对社会来讲,是这么用。那对个人来讲,“中”又如何"用”、如何施展呢?

基本原则是:“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素富贵…素贫贱…君子无入而不自得也”。就是安常处顺,随遇而安,不妄求妄想,"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至于具体方法、措施,《中庸》里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讲述,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庸”,并不是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作为,而是像波的前进一样,始终以中间直线为基准,在正常的波动范围之间作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动极而静,阴静极而动”,这就是正常的波动范围。

2、庄子讲:"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莫若以明,枢始立于环中”等等,老孑说“致虚极,守静笃”等,都是告诉人们,要守中、守静,以不变应万变,“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形动而心不动,这是道家的“中庸”。

道家的“中庸”,是一条始终无波无澜的平静,这种波动是理想的波动,我们一般人难以做到,而且现实中也无法实现。

题外话_(先秦之后的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为将孔孟思想解释得更清晰透彻,也借用道家、禅宗的说法,"不将不迎,圣人情顺万物而无情”、“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尽天理,灭人欲”,结果过于理想化,有些偏离现实。宋明心学,发现了理学的这些弊端,到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进行纠偏)。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人,如果也能如"波动”一样,以一种正常、恒定的振幅摆动前进,就是最好的人生,最幸福的人生,也是能走得更持久、更深远的人生;反之,“灾必逮夫身”。

相关文章

  • 人生波动

    有时在想,生活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又到底我们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对有些人而言,一片迷惘,活着就是一...

  • 人生波动

    寂静的夜晚,一切看似安宁又祥和。带着尖锐汽笛声的火车在黑夜中呼啸而过,似乎想极力打破这份沉寂。 我躺在火车的卧铺上...

  • "波动"人生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无论是单个粒子的运动,还是波的传播,都是以振幅的形式,在波峰和波谷的上下摆动中前进的。 题外话_...

  • 波动的人生

    闪电划过夜空,一条人影在路灯下迎风驻足,千万条雨线一贯而下,仰望着那间黑色的小房间,心里想着:这鬼天气,像...

  • 人生大湖:波动

    今天是我开始写作的第六百五十二天。 “误解”“坎坷”这两词,似乎本身就蕴含着令人不适的意味。每当听到这些词,我们总...

  • 拥抱波动,掌控人生

    拥抱波动,掌控人生 这个周三,我作为主要分享人参加了主题为《反脆弱》,从三月上旬接触读书会,已经当了2期主持人,却...

  • 波动、心态、人生、寿命

    波长越长,振幅也小,也即频率越低;也意味能量越小,同时也意味单位时间内,物体消耗的消量越少。 反之,亦然。 综合这...

  • 影视观后感|人生波动

    瞬息之间,原来便已不是它本来的样子。你无法预测下一秒将会遇见什么,也许是艳阳高照,会心一笑,也许是被抽鞭剥皮。 在...

  • 波动

    上周五,一个姐妹儿发来了一个简历,上面写着“您有没有合适的介绍!某某大型公司招聘......”下意识的我就是...

  • 波动

    人生总会有些波动,让人意想不到,让人心惊胆战。昨晚,突然有一个小伙子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四肢发抖,看了好不令人紧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波动"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um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