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拖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动物的行为主要取决于本能,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相反,人类能够做出选择,也必须做出选择。这既是人的特权,也是人的重负。”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先驱)
拖延这种行为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奥秘?为什么拖延会给大家的生活、学习带来如此多的困扰呢?
焦虑,拖延,更焦虑,再拖延,每种行为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心理根源,也只有了解这些根源以后,才能控制拖延行为的发生。
拖延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拖延是一个人如何与自身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
自我价值感以一种自我接受的能力为基础,其中包括接受自己的生理状况、成长历史、所处的环境以及人本身的诸多局限性。
四个最可能导致拖延的原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回报太过遥远。
如今,信息已经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在。过多的信息让人无所适从,太多的信息,太多的决定,太多的选择。信息的泛滥让很多人陷入了拖延的泥淖。
网络上总有适合你的东西。在上网中持续数小时地迷失自己:浏览新闻、不停地搜索、刷博客、观看比赛、沉迷于虚拟的度假。
拖延不仅是个人心理、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还涉及社会、文化和技术走向,生物和神经取向,以及全人类的去向。
要让拖延之手从你的生活中松开,既需要理解其运作原理,也需要找到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
面对拖延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让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此书陪伴着很多人穿越了他们的拖延心理。
理解自己的处境,审视自己生活处境,发现自己的拖延存在的真实背景。
这是相当关键的。
因为只有当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时,才能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采取行动,而不是继续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测评:了解你自己
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
利用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受?在杂乱无章和拖拖拉拉背后……
当你了解了自己的感受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时,你就会变得更自信、更踏实,也更自在。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摆脱拖延,大步向前。
拖延的心理根源是拖延者与时间的纠葛。拖延者常常以一种“期望式思维”看待时间。
如果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存在冲突,你就很难对最后期限有合理的预期,无法向着一个目标稳定地迈进,或者对自己可以用多少时间做完事完全没有概念。
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你的身体、大脑以及遗传基因,它们都在你的拖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大脑中发生的事情会影响你感受的选择。“神经可塑性”,大脑始终在变化,所以你的生物倾向性并不一定会对你的个人发展造成阻碍。
希望你能不带批判和责备地去探索、理解这些情绪、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你造成的影响。
本书的一个主要观念: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是一件令人兴奋且有趣的事——不否认,不遗忘,不判断,而是如实接受,好好利用。
必须先全面了解拖延习性的根源及其来龙去脉,才能为战胜拖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章
procrastinate(拖延)的定义是“推迟、延后、延缓、延长”,由两个拉丁词合成:其中,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挪到明天”,也就含有“以后再做”的意思。
拖延一方面可以使人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和因冲动而牺牲精力,从而达到保存能量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指在完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懒惰。
拖延和智力没有关系。“只有当自己才智超群的时候才能摆脱拖延”的想法是错误的,也不该认为拖延是低智商的表现。
1、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拖延?
有时候只是将事情延后处理,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一下做完所有事,或者因为他们需要一定的放松和休息。
人们会刻意选择拖延。可能因为有些事情并不重要而决定将其延后,或者是因为他们想要在做出决定或付诸行动之前好好想一想。他们拖延是为了利用时间好好思考,让自己有所选择,或者是为了将注意力聚焦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如果同时有很多事情,那么有些事情必须随它去,按时完成每件事是不可能的。既然无法把每件事都做好,那么接受自己能力有限这个事实也就不会让人太过烦恼了。
2、拖延的内在后果与外在后果
拖延给拖延者造成的内在后果是,他们必须承受某些内在情绪的折磨,比如恼怒、后悔、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
对旁观者而言,这样的人通常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可能非常成功,可能是兼顾三个孩子、志愿者工作和正常上班的妇女。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感到极度痛苦,对自己感到挫败和愤怒,因为拖延使他们无法完成自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事情。
外在后果有些是轻微的,但很多拖延者最终却必须承受在工作、学业、家庭以及人际关系上的重大挫折,会失去很多对自己来说相当重要的东西。
3、拖延怪圈
在“开启一项新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的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并且呈现出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
阶段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刚接受任务时,你总觉得这次一定会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将它完成。虽然感觉自己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马上就开始,但你还是相信:不管怎样,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安排,你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只有当过去一段时间,发现这次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的时候,你的希望才会变成担忧。
阶段2:“我得马上开始”
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过去了,这次想要好好做的幻想也已经破灭了。你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你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去做事,开始感到需要马上做点什么,但是因为离最后期限还远,所以你还是对顺利完成任务抱着一线希望。
阶段3:“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时间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开始做事,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有一个理想的开端,甚至也不再是如何给自己做事的动力,而是一种不祥的预感已经取代了所有乐观情绪。想到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开始工作,你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那些可能会永远毁了你生活的可怕后果。
(此时,会去选择一些其他事情做才能自我安慰一下对那件事的刻意回避。)
阶段4:“还有时间”
虽然你感到内疚、惭愧,但是你仍然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虽然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你还是试着保持乐观的态度,盼望奇迹能够出现。
阶段5:“我这个人有毛病”
此刻你已经绝望了。早点开始做事的目标没有实现,内疚、惭愧和痛苦无济于事,盼望的奇迹也没有出现。
对是否能完成任务的担忧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缺少了他人都具有的某些东西,比如自我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无论如何,他们能行,而我却不行!
阶段6: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
到了这个时候,你不得不在背水一战和弃船逃跑之间做出选择了。
道路之一:不做,弃船逃跑
要摆脱这样的折磨看起来也超出了你的能力和忍耐力,于是你心想:“我再也受不了了!”你觉得挣扎着去做完这件事带来的痛苦实在是太巨大了,终于,你逃跑了。
道路之二:做,背水一战
你终于感到做些什么总比无所事事要好。所以,你开始做事了。
“事情还没有那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做呢?”让你惊讶的是,事情并没有像你担心的那样糟糕。虽然它很困难、令人痛苦,或者招人厌烦,但至少你已经开始做了——这让你大松了一口气。你甚至可能还发现自己正乐在其中!所受的所有折磨看起来根本都是不必要的,“为什么当初我没有上手做呢?”
“把它做完就行了!”
阶段7:“我永远都不会再拖延了”
无论那项任务最终是被放弃了还是被完成了,拖延者通常都会因为如释重负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溃,这几乎变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历经磨难,但毕竟已经过去了。再经历哪怕一次这样的折磨都会让你无法忍受,所以你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从此不再踏入那个怪圈一步。
下次一定会早一点开始,控制好焦虑的情绪,严格按照计划,把任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你已经打定了主意,意志也非常坚定,直到下一项任务出现……
就这样,随着你发下这个改变拖延行为的坚定誓言,这个拖延怪圈画上了句号。
4、拖延的根源
为什么你会选择拖延作为应对压力的基本策略,必须到你的个人生活中寻找原因。需要考虑一下,拖延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的。
对很多人来说,拖延的早期症状都发生在学校里。拖延很可能会被当成掩盖自己弱项的一个心理策略。
无论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的,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拖延除了会被当作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它也源于你对生活的一些顽固信念:拖延者信条。
拖延者信条
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着失败的风险去行动更加安全。
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我必须避开挑战。
如果我成功了,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如果这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
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对自己的掌控。
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价。
如果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就不会喜欢我。
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这些观念,你也可能并不知情,因为它们是通过潜意识运作的。
如果你认为必须做到完美,那么你就会宁愿拖延着也不愿意去努力做事,不愿意冒风险被人评判为失败。
如果你相信成功是危险的,那么你就会通过拖延来保护自己和他人,降低把事情做成的概率。
如果你将合作等同于屈服,那么你就会一直拖着,直到觉得已经准备好了才去做,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掌控感。
如果你认为人们不会喜欢真实的你,那么你就会利用拖延来保留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拖延者信条”里的信念反映了拖延者阻止自己取得进展的思维方式。自责、害怕以及灾难性的想法让他们不可能越过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意识到你的思维方式是不现实的,这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在所有无序和拖拉的背后,他们其实是在害怕自己不被接受,他们不仅躲开这个世界,甚至还躲开自己。
虽然忍受自责、自轻和对自己的反感非常痛苦,但是比起看清真实的自我所带来的脆弱和无地自容,这样的感受或许更容易承受。
也就是说,拖延是他们自我保护的盾牌。
第一次读关于拖延的书,是在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那个自己最不喜欢被别人提及的“拖延”的人的情况下,也正是某一天某个人说到的这个异常刺眼的词惊醒了我,让我有机缘反省自己,看见自己。
毫无疑问,一开始,这本书就写进我心里了。原来,在一切拖拉和无序背后,拖延是心理问题,有生理基础,和幼年最初的经历有关。
拖延的七个阶段描述非常贴切真实,简直是个人写照。拖延的怪圈原来如此。拖延背后的心理根源,自己慢慢领悟。
希望自己可以不带批判和责备地去探索、理解这些有意义的内容,从容面对,坦然接受。毕竟,从经验哪怕是挫败之后学习,再认知,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