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弃长安》笔记

《弃长安》笔记

作者: 拉普拉斯妖kk | 来源:发表于2024-06-01 22:46 被阅读0次

短评

★★★★☆ 好看的历史,感慨“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笔记

  • 所谓帝国的荣耀,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 皇帝好大喜功,宰相逢君之恶,边将建功心切,诗人歌颂军功,在彼时的大唐边疆,皇帝、宰相、边将和诗人组成了一个自驱动的盛世军功名利链,日夜旋转,将开边大业次第推向国力极限,直至反噬盛世。

  • 当开边成为帝国最大的政治,有志于仕途的士人就不得不将自己的政治命运向开边靠拢,此时所谓价值观往往就不是优先级。昨日写诗暗讽,今日投诗求官,这不仅是常态,也并没有后世想象得那么龌龊和精神分裂。这也正如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说:“检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需看其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 安禄山某种程度上是被杨国忠“逼反”的:既然杨国忠说得连皇上都信了,那安禄山为生死存亡计,也就不得不做一些预留造反选项的开放性应对之策,这反过来又让杨国忠的预言看起来更有可信度,从而又进一步逼得朝廷的打压更加趋于显性,最终在各种“不得不”中和安禄山“联手制造”了“渔阳鼙鼓动地来”。

  • 人类过于厌恶不确定性,所以对成败都希冀找到符合自我叙事的归因。

  • 李辅国的三次“矫诏”,与天宝五载(746)李林甫针对李亨掀起的“天宝三大狱”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两段政治风波中,具体动手的分别是李林甫和李辅国,幕后力量则是李隆基和李亨,满足的都是帝王为维护皇权而践踏亲情的隐秘需求。只不过十四年过去,主客易位,李隆基从予取予求的上位攻击者沦为毫无还手之力的太上皇,一如当年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太子李亨,不过是皇权逻辑下的轮回而已。

相关文章

  • 弃文《长安客》

    《长安客》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临关门前,在图书管理员的催促声中匆忙借下的,果然没有经过认真选择的书就是不好看。本来觉...

  • 读书笔记021 张明扬《弃长安》

    这是一本有关安史之乱的书,但侧重点不在于复述历史,而重在叙述和分析在乱世中的一群人。这些人,有天子、储君、宰相、宠...

  • 《弃长安》张明扬

    每天听本书,今天读历史作家张明扬的《弃长安》 长安,在人心中,是唐王朝繁荣与安定的代表符号,而它在这一次大变革之后...

  • C++1x tutorial 学习笔记(1-3,8,9章)

    C++1x学习笔记 弃用特性(不建议再使用) 弃用关键字/操作 register export特性 bool类型变...

  • 汉高祖为何弃洛阳而定都长安?

    汉书中,西汉历代皇帝的治国方略并没有记录在帝本纪中,而是记录在列传中。列传记录重臣的生平和主要事迹,包括向皇帝的谏...

  • 将赴新疆别长安作(2)

    唯有情难弃,不妨酒正酣。 孤行天外路,独眺云中山。 清泪长安地,渭尘浥雨天。 旧来门外树,无语待我还。 “...

  • 诗词好句(三)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16章》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辛弃...

  • 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书,承诺,字斑驳,隔世的错,碧落黄泉过。 乱,半生,浮华梦,执念成殇,长安夜末央 。 光,望月,月以残,他弃我去,...

  • 《弃长安》:哥舒翰的膝盖、颜皋卿的舌头以及帝王的爱情

    (文|亦浓) 《弃长安》是历史写作者、新锐作家张明扬的佳作,讲的是安史之乱前后的内廷、诗人、政争与叛乱。 作者用细...

  • 云起

    玄宗开元16年(公元728年),40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应试落第,仕途不济。“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怀着一腔幽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弃长安》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yh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