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中,西汉历代皇帝的治国方略并没有记录在帝本纪中,而是记录在列传中。列传记录重臣的生平和主要事迹,包括向皇帝的谏言。更多的谏言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汉书选录这些谏言则清晰从一个侧面阐述了皇帝所采取的治国方略。
《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娄敬,齐〔国〕人也。汉五年,〔因〕戍【防守】陇西〔郡〕,过【途经】〔三川郡〕雒阳〔县〕,高帝在焉。
敬 脱【解下】挽辂【车上供牵引用的横木,这里意思为不拉车了】,见齐人虞将军曰:「臣 愿【希望】 见上 言 便宜【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
虞将军 欲与 鲜衣【华美的衣服】,敬曰:「臣〔穿〕衣帛【丝绸做成服装】,衣帛见,〔穿〕衣褐【粗布做成服装】,衣褐见,不敢 易衣。」
虞将军 入 言 上,上召见,赐食。
已而【后来】〔上〕问敬,敬说曰:「陛下〔定〕都 雒阳,岂 欲 与 周室 比〔兴〕隆 哉?【岂......耶?反问句式,是......吗?】」
上曰:「然。」
敬曰:「陛下 取〔得〕 天下 与周 异〔不同〕。周之〔祖〕先 自 后稷〔开始〕,尧 封之〔于〕邰【地名】,积德 累善 十余世。公刘【周文王的先祖】〔躲〕避〔夏〕桀【夏朝末代君主】〔而〕居 豳【地名】。大王 以 狄 伐 故,去〔离开〕豳,〔持〕杖〔舞动〕马箠【马鞭】去 居 岐【地名】,国人 争〔先〕归〔顺〕之。及【等到】文王 为 西伯〔侯〕,断【阻断、治理,意为平息】 虞【族名】、芮【族名】〔之间的〕讼【争辩,意为争斗】,始受命,吕望【姜之牙】、伯夷【人名】〔各〕自〔从〕〔东海〕海〔北海〕〔之〕滨 来 归 之。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于〕孟津 【地名】〔以〕上 八百诸侯,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 之 属【是】 傅相【辅佐国君之官】焉,乃营〔建〕 成周【周都城名】 都〔于〕 雒,以为 此 天下 中〔心〕,诸侯 四方纳贡 〔尽〕职,道里【路程】钧【通:均】矣,有〔美〕德 则 易 以 〔称〕王,无德 则 易 以〔灭〕亡。凡 居 此【指雒阳】 者,欲 令务【必须】以德 致【对待】人,不 欲 阴【通:荫,庇护】〔地势之〕险,令 后世 骄奢 以 虐民 也。及【等到】周 之 衰,分而为 二【两部分】,天下 莫【不能】朝周,周不能 制【管束】。非 德 薄【不够】,〔而是〕形势【盛衰之势】弱也。今 陛下 起〔兵于〕丰〔县〕沛〔县〕,收卒【召集】 三千人,以之 径往【一往无前】,〔席〕卷 蜀汉,〔平〕定 三秦,与 项籍【项羽】 战 荥阳【地名】,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 肝脑涂地,父子暴骸〔于〕中野【原野之中】,不可胜数,哭泣之声不绝〔于耳〕,伤夷【通:痍】【受损伤】者 未起【复原】,而 欲 比 隆【兴盛】 成、康之时,臣 窃以为 不侔【不相等,不能相提并论】矣。且 夫 秦地 被【通: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四面设防要塞,险要坚固】,卒然【突然】有急,百万之众可 具【聚集】。因〔而〕秦 之 故〔地〕,资〔源〕甚 美【丰富】 膏腴【肥沃富饶】之地,此 所谓天府。陛下 入关 而 都 之,〔华〕山〔以〕东 虽〔有〕〔战〕乱,秦〔之〕故地 可 全〔部〕而 有【保存】也。夫【发语词】与人斗,不 搤【通:扼,掐住】其 亢【咽喉】,拊【击,拍击,摁住】其 背〔脊〕,未【不】能〔大〕〔获〕全胜。今陛下 入关 而〔定〕都,按【安抚】秦 之 故〔地〕,此亦 搤【掐住】天下之 亢【咽喉】而 拊【摁住】其背〔脊〕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争辩】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则亡,不如 〔建〕都〔于〕周〔的都城雒阳〕。上 疑 未能 决。及【等到】 留侯〔张良〕明言【明确阐明】入关 便【好处】,即日【当日】〔起〕驾 西〔建〕都 关中。于是上曰:「本【本来】言 都 秦地 者 娄敬,娄者 刘也。」赐姓刘氏,拜为 郎中【官名,皇帝近臣,主议事】,号曰 奉春君。
「留侯明言入关便」,那么高祖最重要的谋士张良说了什么呢?
《汉书·张陈王周传》:
刘敬〔劝〕说 上者〔定都〕关中,上 疑之。
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 都 雒阳:「雒阳 东有 成皋〔城〕【西汉后置县】,西 有 殽【通:肴,肴山】、黾【同渑,渑池是古县名】,背河 乡【通:向】【背面朝向】雒〔水〕,其〔坚〕固 亦足 恃【依靠】。」
良曰:「雒阳 虽有 此固,其 中【终,毕竟】〔面积〕小,不过数百里,田地 薄【不肥沃】,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夫 关中 左〔有〕殽【同肴,肴山】、函〔谷关〕,右〔有〕陇、蜀,沃野千里,南 有 巴、蜀之〔丰〕饶,北 有 胡【匈奴】苑【畜牧】之利,〔险〕阻 三面 而 固守,独以一面 〔向〕东〔控〕制 诸侯。诸侯 安定〔时〕,河、渭 漕〔运〕挽【引】天下〔物资〕,西〔供〕给京师;诸侯有 变【突发事件】〔时〕,顺流而下,足以 委输【转运】〔物资〕。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之〕说 是【对】也。」
于是 上 即日〔起〕驾,西〔行〕〔定〕都 关中。
赞曰:高祖以征伐定天下,而 缙绅之徒【原意是指做过官的大人先生,这里指饱学之士】 聘〔用〕〔是〕其 知辩〔才干〕,并成大业。语曰【《慎子》】:「〔建设〕廊庙【太庙】之枝材〔非〕一木之材,帝王之功非一士之〔谋〕略」,信哉!
《汉书》赞曰:刘敬脱挽辂而建金城之安【刘敬不拉车而劝高帝定都关中,使江山稳固】。
刘邦愿意接待一拉车的车夫,并听之谏言,实为明君。
娄敬也因其雄才实现逆袭,免戍边之劳役,一举成为刘邦倚重的谋士。刘敬不仅劝刘邦弃洛定都于长安,还谏言刘邦对匈奴的和亲之策,亦有将春秋时期各国残余贵族迁入长安,复长安之兴、巩固京师的谏言。
白登山之战,如果刘邦听其建议,虽不能改变结果,但刘邦至少可免白登山之辱。
戏曰:要写小说,娄敬和张良的话可稍加修饰,娄敬的发言应激昂,至于其他大臣则可尽情编撰,配合窃窃私语,交投接耳,惊讶、激情之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至于刘邦,认真倾听娄敬之言,先略显不快,然后一连懵逼状,听大臣辩解,则是若有所思样,最后张良轻声细语发言时,刘邦应从频频点头,到顿悟,然后高声大叫:起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