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同理心,能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对方的问题,能接纳对方的情绪,能理解对方的苦衷,而不是单向地以自我为中心。”
01
—
今天继续来分享我对沟通的一些个人观点。
我先说一个常见的误区:有些人所谓的沟通,只是一种单方面的表达或问责,“沟而不通”,就根本起不到顺畅交流的效果。
以我为例,我以前在和下属进行工作交流时,习惯的做法是:“你这个问题,我有经验,我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结果,我在还没有得到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就劈头盖脸地一顿“嘴炮”。 结果,要么是误导了别人,要么引起对方的反弹,搞得上下级关系尴尬异常!你想,你不给别人回应,又不让别人解释,又怎么能理解别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所以,我觉得,沟通的第一原则是双向:
我有我的问题,你有你的解释;或者你有你的说法,我有我的回应。
双方不仅要“沟”在一起,更要相互“通”起来,这才能相互理解啊!
02
—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在人沟通交流时,就尽量告诫自己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别人说的过程中,闭上嘴,做到不打断、不劝告、不解释、不评估。
第二,注意对方的情绪,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刻意回避问题。
第三,等别人说完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对方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第四、想办法得到对方真实的反馈,确保自己确实听懂了别人真实的想法。
这些要求的核心原则是:
发挥同理心,能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对方的问题,能接纳对方的情绪,能理解对方的苦衷,而不是单向地以自我为中心。
03
—
当然,大家不要简单地认为,沟通完全只是语言层面上的交流。
有时候,只需简单的语言,配合上表情、眼神、以及特定的肢体动作,反而就能拉近彼此距离,促进相互理解。
不信,你可以想一下,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是如何进行沟通的?
首先,你在他脸上看到的更多是真诚,你在他眼里获得的更多是关怀。 你不自觉地会根据他的指示坐下来、静下来,把你心中最大的焦虑、恐惧与悔恨都倾诉出来... 是的,一个好的心理医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引导病人、倾听心声,只是偶尔在关键地方,提出关键问题。 这种"轻语言"的沟通方式,就是要让病人愿意把他当成一个贴心的朋友,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也愿意接受他的引导,那么治疗可能就已经成功了一半。04
—
最后,总结一下:沟通是双向的,也是平等的。
我理解了你,你理解了我,这才是沟通的目的。
所以,在别人表达的时候,先闭上嘴,做好听众,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在自己表达的时候,逻辑要清晰,表达要充分,能让对方更容易理解自己。
还有,沟通远不止于语言上的交流。
有时候,一个微妙的表情、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恰当的肢体动作,就有可能起到真正拉近彼此距离的作用。
因为,只要你用真诚的心去接纳别人,就有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只有用真诚的心对待别人,才有可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