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马上要放开三胎了,身边的朋友却对二胎都还战战兢兢。因为养不起吗?还真不是。
重点是,不好养。
都说头胎难,二胎易,又省钱又好养,怎么实际操作起来往往都不是那么回事呢?
票圈里一位焦虑的二胎妈妈又来诉苦了:
小宝近来半个月已经连续两次发烧了,还都是病毒性的,按理说六个月内应该还有娘胎里带来的抗体,怎么这么容易中招?
还不如大宝,周岁内都没生病过呢!
这位妈妈自己也是不易,自从生了二胎以后就一直低血压,一边喝参汤一边喂奶,最近咳嗽也大半个月了,一直迁延不愈,又因为在喂奶,没法好好吃药,这边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人都瘦成了一道闪电。
以至于每次收到她的微信,我都打心眼里替她捏一把汗,这一家人,可真是不省心。
二胎宝宝养到心力交瘁的可远不止这一位妈妈。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自己因为生养之后体质虚弱了,产后风湿、产后失眠、产后气血两虚等疾病接踵而来;另一种是二胎宝宝的体质明显不如头胎,生病频繁。
我们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你本身如果体质够好,那么其实所谓的病毒是无法轻易令你屈服的,依靠自身的正气就可以把它赶走,不至于那么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会好得比较快,不至于迁延不愈。
这句话对于上面说的两种情况都是适用的。
对于妈妈来说,如果本身体质够好够健壮,那么区区二胎又何妨?接下去哪怕三胎四胎,照样生得容易、养得轻松,具体可以参照我们的外婆、奶奶们,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哪个又那么娇弱多病了?
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样,首先妈妈身体好了,自带的免疫系统也就要强大一些,再加上科学喂养,自身的体质也提高了,自然也没那么容易生病,管他每年都要流行的一波波病毒,为什么总有一些小孩基本不中招呢?
未必是他们的防护做得那么全面,关键还在于自身的抵抗力足够强大。
那么第一步的解决方案,自然是从头抓起,爹妈自身的体质先要好起来。
这两年来老中医这里调理的二胎爹妈越来越多了,为啥,都是因为在头胎的时候感受到了不易。
第一胎生完,自己也虚,娃也虚,后悔没听信老人言,要在备孕期间都做好调养工作,生完了才吃到苦头,这种苦,怎么也不想在二胎的时候再来一遍了。
重点肯定是在妈妈身上。
生孩子需要大费气血,生完之后更需要,所以在备孕期间补气血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进补的方式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
比如本身气血虚弱的,可以多吃人参、红枣、桂圆、山药、芝麻,每个月吃一次阿胶;本身火气比较旺的,可以多吃西洋参、石斛、百合、枸杞、蜂蜜,每个月吃一次甲鱼。
其次是爸爸,以补肾类的产品为主,如鹿茸、海马、虫草、核桃,最好还能配合鹿角胶一起吃。备孕期间一定要戒烟戒酒。
在经过了父母良好调养之后生产下来的宝宝,本身的体质就比较强,不至于那么容易生病,但是在喂养上一定也要注意。
老底子说的三分饥与寒,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不要吃得太饱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在孩子适龄以后就可以断奶,奶和水果都不要多吃,属于寒湿之物,容易和其他病邪结合致病。
最后特别说一下冰的东西不要吃,不论是家长,还是宝宝,都一样。
前面说到,我们体内抵抗病邪的正气,其实就是中医所谓的阳气,一个如果阳气不足,那么就容易生病。
而冰的东西属阴,吃到肚子里,自然就会损耗掉我们的阳气,等于是把敌人请进了家门,这么说你能明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