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义芳君说茶
关于泡茶用水,你知道古人有多讲究吗?

关于泡茶用水,你知道古人有多讲究吗?

作者: 义芳君说茶 | 来源:发表于2021-07-07 22:28 被阅读0次

义芳君说茶 | 第880期原创茶说

说到水,古人说,水为茶之母。

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水,方能彰显出一泡好茶的活色生香。

你知道古人对于泡茶用水有多么讲究吗?

先来说一说两则茶故事,便可略知一二。

第一则是古代经典名著《红楼梦》里,妙玉请林黛玉、薛宝钗喝“梯几茶”时取笑林黛玉的桥段。

贾母到了妙玉的栊翠庵,妙玉请贾母喝茶,用的是“旧年的雨水”。原以为这已经是泡茶用水的高级版本了。所以,到了喝梯几茶时,黛玉便问:“这水也是旧年的雨水?”没想到,却遭到了妙玉的“冷笑”以对,取笑林黛玉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紧接着,妙玉就为我们揭示了这水的与众不同!原来竟是五年前收集的生长在佛门胜地里的梅花上的雪,这水那可有多么的冰清玉洁呢!

第二则是宋代苏东坡与蔡襄两位当世高人斗茶的趣事。

话说,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苏东坡慕“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的盛名而来,没曾想与当世大儒蔡襄不期而遇。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自此两人留下了一段“二泉斗茶”的佳话。

水用的都是惠山泉。首斗,苏东坡甘拜下风;再斗,苏东坡别出心裁,略胜一筹。

苏东坡再斗取胜的奥秘藏在泡茶用水的另辟蹊径上。

水仍然是惠山泉,只是苏东坡受古人“微动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清明“启发,脑洞大开,竟使用的是惠山寺中竹叶心沥过的惠山泉,更加清馨。

正是“二泉浸竹沥,胜味一筹。”

看完了这两则古人关于喝茶用水的小故事,您大概也就明白了水对于茶叶的重要性。

实际上,古代不少名家大咖都曾对喝茶用水做过非常精辟独到的论述。

就拿茶圣陆羽来说,关于喝茶用水,他的论断就非常详细明确。

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特别对于“山水”,他这样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然后“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意思是即便是山水,也应该选择在山石上静静流淌的活水、缓水,而不是飞流直下的急水。而关于江水、井水,在当时,陆羽已经有了防污染的健康意识了。

就连位居九五之尊的爱茶皇帝宋徽宗对于喝茶用水也有自己的一番论述,他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

正如宋徽宗赵佶所言,茶要甘香重滑,真香灵味,还需要清轻甘洁的水,才能够相得益彰。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欢迎文末留言交流,有问必答!茶眼看世界,品茗知冷暖,乐享茶生活。

喝好茶,懂喝茶,就找义芳君说茶

相关文章

  • 关于泡茶用水,你知道古人有多讲究吗?

    义芳君说茶 | 第880期原创茶说 说到水,古人说,水为茶之母。 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水,方能彰显出一泡好茶的活色...

  • 茶通古今(六十一)——“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茶道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 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

  •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法,简单实用!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

  • 烧水泡茶,反复烧开行不行?

    古人对泡茶用水十分讲究,他们的选择,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水要甘而洁;二是水要活而清鲜;三是贮水要得法。 一...

  • 古人有多浪漫,你知道吗

    古人对待爱情不像当今社会的人那么开放,大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一般比较含蓄,内敛,也许我见到你的第一眼,便不自觉爱...

  • 古人煎茶有多讲究

    一 古人煎茶有多讲究 煎茶道属于茶道的一种,中国茶道在唐宋时期开始形成。其标志就是陆羽《茶经》的问世。当时所形成的...

  • 煎茶水记

    水对于茶有多重要? 很多人喝茶讲究茶叶却不讲究用水,大部分是用自来水来泡茶。不少人还认为不用太矫情。 陆游在茶经中...

  • 茶文化系列(二十一)

    上节说了泡茶用水选择的前言,这节讲述泡茶用水的标准: 泡茶用水的标准“清,轻,甘,测活” 这也是真正达到了“美水”...

  • 你知道古人写雨有多浪漫吗?

    夏日已至,近来却阴雨连连。想描写一番,胸中却无点墨。还是欣赏下古人的佳句吧。 在诗人眼中,雨从来不只是雨,是恩泽,...

  • 给客人斟茶,要避免这7大错误!

    “泡茶斟茶还有这么多讲究吗?” 那当然,三言两语一时讲不清,为了避免在泡茶待客时失礼,下边的斟茶错误不妨细看! 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泡茶用水,你知道古人有多讲究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ga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