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败 |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败 |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

作者: 唇薄荷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23:45 被阅读0次

    16岁的霍尔顿是一个家庭富裕,但是性格反叛的中学生,他企图逃离虚伪的成人世界,寻找纯洁与真理,但是最终也败给了现实。

    对这本书最深刻也是最喜欢的一点,莫过于通篇的脏话,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他妈的”。读多了认真的严肃文学,不经意间拿起的这本“不入流”小说,竟让人深陷其中,无以自拔。

    浮夸主义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于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但是精神世界的步伐明显无法超越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社会盛行一种“浮夸主义”,没有人在意别人的内心世界。霍尔顿就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的叛逆和浮夸就是大多数青少年的写照,他们任性,谈女人谈性,看不惯周围的一切,但是也会偶尔静下来,像内心拥有两个世界的霍尔顿一般,他们会铭记一些纯洁和美好,可是这些美好也在渐渐消失,这让霍尔顿们就不得不迷茫,进而向现实妥协了。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一首《不想长大》是我们儿时最爱的歌,后来长大了,竟发觉出不同的意味。

    懵懂时的不想长大仅是简单的任性,是逃避责任。看到父母忙碌辛苦,拒绝;看到大人们戴着耳机没有交流,拒绝;看到老师校长严肃皱眉,拒绝……少年时,只念课间十分钟的跳皮筋之乐,只念异性之间没有芥蒂拉手同行。那时的满足很简单,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是贪恋着简单的美好。

    长大后,再次说到“不想长大”四个字,竟是见证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见证了众叛亲离,体会了孤独失意,体会了生死两别之后。原来承担责任很酷的同时,人性的卑劣也直面而来。我不想长大,不想面对办公间的勾心斗角,不想面对信任的人都有着另一幅面孔,不想面对微信好友几千,危急时刻却无一人回应……我们以为的单纯世界都不再单纯了,这是我们从小守护的一道光,可是这光芒迷失在了灯红酒绿之中。霍尔顿最终被现实所压迫,所吞噬,我们又何尝不是?

    当年的意气风发,当年的同仇敌忾,如今都变成了沆瀣一气和表里不一,这不是我们,这是现实最希望我们变成的样子,很遗憾,我们无能为力。

    反抗的态度就是胜利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讲述的是无力与现实抗争的王二最终选择以退为进来和现实对决。不得不说,王二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以退为进,但是仍没有放弃抗争。这听起来像是职场智慧或是厚黑学,但是却不仅如此,坚持自己的原则并在一定程度上妥协,并不影响大局的把控,王二的一生不是光彩的一生,是被消失的一生,但也是忠于自己内心的一生。王二日后看见陈清扬时,就宣召着他的胜利。

    迷茫少年

    反抗不是贬义词,是表明态度的中性词。反抗的人不一定是英雄,但是敢于反抗的人,一定是会思考,敢于向内去寻求力量的人。反抗也不必在意结局,重要的是有一颗反抗的心。霍尔顿是敢于反抗的,他对单纯的修女和弟弟妹妹是保护的,尽管自己是叛逆肮脏的。但他同时也是孤独的,现实太强大,而光有一颗反叛的心是无能无力的。可我相信这微小的光芒仍然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尽管对现实感到灰心和失望,却依然拥有着一个梦想: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要守护着在麦田里做游戏的几千几万个孩子,他们没有大人看守,在悬崖边上奔跑,而霍尔顿就是那个在悬崖边负责抓住孩子的守望者。他说“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不正是维护孩子纯真的心灵和自由的本性吗?即便现实如此不堪,我也会尽全力不让涉世未深的孩子坠入深渊。

    麦田

    霍尔顿的表面任性叛逆,无所事事和内心单纯善良,守护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多数人也同霍尔顿一般,表面桀骜不驯,内心依然有光,只要有可能,依然是守护希望的那个人。那个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终其一生只想守住那份难得的美好,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大是人必经的溃败 |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gl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