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跳水》听课笔记

《跳水》听课笔记

作者: 啊啊啊大丹 | 来源:发表于2022-05-05 22:01 被阅读0次

单元导语

    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过程写具体。

教学目标

通过预学,准确认读“桅杆、瞄准”等词语,会写“艘”等 7 个生字。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故事的内容。

通过分析、比较,还原船长思维过程,明白“枪逼跳水”的好处,感悟船长机智果断等品质。

教学过程

一、预学反馈,了解内容

1.字词反馈,认识帆船

(1)出示词语。指导书写“艘”字。

(2)微课解说帆船结构,理解船舱、甲板、桅杆、横木等词语。

(3)出示第二组词语

2.梳理脉络,了解故事

(1)反馈课前画的思维导图(人物关系图),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2)同桌练说故事大意。

(3)小结:像这样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课文,我们可以用关键词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进入情境,聚焦思维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1)辨析关键人物:谁是文章关键人物?

(2)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对于船长的行为,人们会质疑什么?

2.走入文本,推测思路

(1)默读课文,理解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这些危险的因素和有利的条件藏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呢,读文完成练习单。

(2)小组合作,借助图表,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

3.情境汇报,再现思维

(1)小组汇报,理清思维路径 

(2)模拟发言,重现船长思维。

三、关注语言,感悟品质

1.抓住“立刻”,感知形象。 

2.品悟语言,指导朗读。

四、评估学情,小结课堂

1.完成练习,评估学情

2.课堂小结,再点思维火花。

结语:孩子们,读小说就应该像今天这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去感受人物复杂的思维过程。


评课:

《跳水》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阅读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一堂课,教师设计巧妙,通过质疑船长危急时刻的举措,逐步分析,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表达,在教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跳水》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go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