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完《我的孤独在人群中》,我明白了这三个道理

读完《我的孤独在人群中》,我明白了这三个道理

作者: 小城卜一 | 来源:发表于2023-02-19 09:40 被阅读0次

    《我的孤独在人群中》是刘亮程先生的散文作品集。

    作为“乡村哲学家”、“自然文学大师”,他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虚土庄的景物,也刻画出“我”在“人群中”至深至切的“孤独”。

    这种“孤独”,不是离群索居时的寂寞,不是茕茕孑立时的无助,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这三个道理。

    1、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这个世界,孤独的人有很多。

    比如“我”。无人可伴时,去看屋后的草,去望天上的鸟,去爬高又落下的太阳。

    比如冯大。在村里过着无人知道的寂寞晚年,一心一意地等死。

    这些“孤独”中,蕴藏着苍白的无力感。

    无力对抗生活的环境,无力抵挡宿命的安排。

    恰如奔走于世的我们大多数人,哪怕有亲朋,哪怕有挚交,也多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孤身奋战。

    2、孤独中,潜藏着力量

    “我”在虚土村孤独地成长,却也发现了别样的乐趣。

    为了不让锹生锈,“我”百无聊赖地在平地上挖一个大坑,几年后,在大坑里发现了一窝子深绿。

    无事时钻进一块玉米地,秋天便看到一两株玉米长势喜人。

    胡杨树斜着长了,“我”用草绳把它拉直。两年后,它长得挺拔壮实。

    有意无意间,很多东西被改变,这种力量不该被忽略。

    复旦哲学博士陈果曾说,“孤独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脱胎换骨。”

    所以,身处平庸的土地,“我”在孤独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色彩和力量。

    3、在孤独中成长,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修课

    “我”行走在虚土村,人是孤独的,但心灵是自由的。

    即便小时村里的孩子不带“我”玩,即便长大了也无人可说,“我”却从不感到无聊。

    给太阳打招呼,跟上春天的步调,听驴叫、狗叫、鸟叫,都是有意义的事。

    “每个人都在找一件事,跟别人不一样的事。”

    当这种事情找得多了,做得多了,便有了面对孤独的力量。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一个人最后的状态,就是孤独。曾害怕孤独,然后找人相伴,最后发现孤独少不了,只是我们显得从容多了,实际上也从容了。”

    看清自己,看透世事,这种“孤独”就有了清醒和勇气加持,自然也更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所以,人生至此,便无畏无惧。

    合上《我的孤独在人群中》,恍然更加理解了“孤独”的意义。

    人生,注定是一场孤独的跋涉,坦然接受、默默成长便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我的孤独在人群中》,我明白了这三个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ji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