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平常心”这样的词,但我自己知道,出现这样的心境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越来越喜欢静水流深的事物。
当年的自己是争强好胜的,我的性格是随母亲的,由于读书的时候成绩还算可以,总是想着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扬眉吐气,这些美梦止于18岁那年的高考,我付出满满的心血得到的是一个我没有想到的结局——被人欺骗,去了一所我之前从没听过的学校。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最后想通要考研,这样我又开始鼓励自己,我觉得从一个阶层到另一个阶层,考学是一个最有效且简单的途径,可是,我又失败了。
其实,但凡有些心里强大的人,只是两次简单的考学是不会让自己一蹶不振的。是的,我陷入了执念,因为你把所有的希望都倾入一个地方的时候,如果失望的结果话,就会像遭到反噬一样入骨。随后我陷入了长长抑郁期,几年间所有痛苦的回忆涌向心头:朋友反目,家人不理解,小人欺骗等等,越来越觉得生活看不到希望,想到离死亡越来越近才会轻松一些,好在理智没有让我做出太多出格的事情。
我是走在家乡集市的街头幡然醒悟的,在集市的一角,有一个专门贴手机贴膜的残疾人,走近看时,他是一位没有双腿,小指残缺的青年,贴一次手机膜10元,在他的摊位前也有些手机壳在卖。我怔怔的停下了脚步,望着他一脸的灿烂,留下了泪水,彼时的他刚刚贴完一个手机膜,正一只手给顾客,一只手接过10元钱。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离开的了,但是他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在生活里抗争的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是热爱生活。
此后近一月的时间,我在家学车就没有出去,闲暇时间我会去爷爷家看他,听爷爷讲村里以前的事情,可以说爷爷的性格也影响了我,每天固定的时间吃饭,白天找固定的玩伴去聊天,晚间围着村子转一圈,洗脚睡觉。我对于这样规律的生活是有抵触的,可是爷爷告诉我说,自奶奶走后生活的,他说见得人多了,经的事多了,所以就没有那么多必须的事情了。所以我每天都能从爷爷脸上看到笑容,那是对生活的满足。
都说有的伤,只有自己疗才知道期间的肌理,才能好的快,治愈的彻底。从那后,我放下了一身的棱角,踏踏实实做自己,哪怕是在尘土里,我也要做安稳的自己。那是一种沉浸泥土里的种子,慢慢长大的强大。那些争强好胜对于我而言,换来的是一副玻璃心,而我现在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一颗可以临万事而不惧怕的平常心,一颗可以自我调整愈合的平常心,一颗对于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的平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