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种成功模式:“我一定要赢”和“不可贪胜”

两种成功模式:“我一定要赢”和“不可贪胜”

作者: 叶派小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10:21 被阅读0次

蒲松龄有句著名的励志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以此对联自勉,坚持写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代表之一《聊斋》。

这副对联其实蕴含着一种广为人知的成功模式: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成功不罢休。

很多所谓的“成功学”宣扬的也是这种道理,煽起热情的火焰,为了实现理想几近疯狂,不顾一切。

这种模式应该说很有效,如今正被很多企业广泛应用。看看那些企业的文化墙就知道,基本都是这类标语:再不疯狂就要老了;不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很多人的确借助这种模式获得了成功。对于像蒲松龄那种可以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事情,这种模式尤其有效。

然而在一次性博弈中,这种模式就非常有害了,甚至会危及生命。

美国曾有个叫瓦伦达的钢索表演者,一次应邀在一个重大场合表演。据瓦伦达的妻子回忆,在表演前瓦伦达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妻子便有不祥的预感,后来他果然摔死了。之前瓦伦达无数次表演成功,都因为他都怀着一颗平常心,专注于走钢丝本身,不去想成败带来的结果。这次因到场的都是些重量级的人物,忽然患得患失起来,结果就出事了。心理学上管这种患得患失导致发挥失常的心态叫“瓦伦达效应”。

除了走钢丝,还有各类智力及体育竞技,当然还有一些残酷的战争,都是一次性博弈。也就是说,就这一次机会,一失足可能成千古恨。在这种情况下,老是念念不忘我一定要胜,我一定要赢,肯定不会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瓦伦达效应”发生作用的可能性极大。

在一次性博弈中,最好以平常心对待,才能发挥正常水平。这有点难,真的难!可是只能这样,没有更好的办法。

围棋界的神话吴清源可谓一次性博弈的大师级人物。

吴清源曾在日本围棋界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很多日本围棋高手不服气,说吴清源的水平其实并不见得比他们高,只是比他们禁得住诱惑,沉得住气而已。没错,禁得住诱惑,沉得住气。就这一点品质,成就了吴清源在日本围棋界独孤求败的身份。

吴清源与人对弈有一个原则,叫“不可贪胜”。据说,吴清源每次下棋前,都要翻看《道德经》,以便让自己心境澄明如水。对手未必不想也心静如水,只是不像他那样能做到而已。吴清源“不可贪胜”的原则,正好合了《孙子兵法》里的观点:先求不败,而后才能求胜。不败是自己能做到的,而是否能胜,则要看对手是否给你机会。

“我一定要赢”和“不可贪胜”,你的成功模式是哪一种?

相关文章

  • 两种成功模式:“我一定要赢”和“不可贪胜”

    蒲松龄有句著名的励志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

  • 胜与谦让

    能够胜别人, 但能胜而不一定要胜, 有谦让别人的胸襟; 能赢而不一定要去赢, 有善解人意的意愿。 我们的生活难道不...

  • 干货~除了对和错还有别的选择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赶或者逃避、你赢或者我赢、支持或者反对、成功与失败,这两种选择的思维模式为这个世界带来了纠纷...

  • 人生要懂得谦让

    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够胜别人,但能胜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赢而不一定要去赢,有善解人意的意愿。我们的生...

  • 模式可求不可贪

    对于“模式”问题,笔者曾发表过《教改模式,不能简单拿来》的短文,指出:反对建构“模式”与追逐“模式”一样,是从一个...

  • 2020-01-09_1D2 双赢思维

    1Day2 双赢思维 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会在赢/输模式和输/赢模式两种模式中来回切换。比如需要团队成员在某个时间点完...

  • 积累人品和善良

    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胜,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赢,而不一定要赢,有善解人意的意愿。 生活中,有多少人能...

  • 快看!你只要掌握了这三点就能赢在职场。

    身在职场,都想赢在职场。什么叫“赢”?就是成功。 什么叫“成功”? 人生的成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成功,是...

  • 给毕业班的励志寄语

    因为不想输,才一定要赢!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

  • 战胜自己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箴言就是:“我想赢,我一定能赢”。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一定要战胜自我,赢得成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种成功模式:“我一定要赢”和“不可贪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jn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