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人劝我“你太内向了,多出去社交多好啊,认识新朋友最开心了!”我就感觉对方在说“你看你这苔藓,放到阳光下多好呀,咦你怎么不开花还死了呢?”
前几天看到这条微博很有感触,随手转发了,因为我也曾被朋友们这样拉出去,我感激朋友们善意的关怀,也拒绝某些不友好的三观绑架。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刚刚追完的欢乐颂中,樊胜美对小蚯蚓如是说到,以适合的方式去爱去相处多好,就像我爱的小曲和赵医生。赵医生说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试图去改变你,我接受你的不一样,为什么大家都要活成一样呢?
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认知决定了他的性格。我给自己的定义,外向的孤独患者。周国平先生曾说,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我可以在陌生人面前表示友好的微笑,可以认真听不熟的朋友侃侃而谈,甚至赞赏,甚至附和。我想我是合群的那个,至少我不会让自己感到唐突,不会让别人感到别扭。虽然对于交际这件事情,我总是很被动。外向的人需要通过与人交流来获取能量,而内向的人则需要独处来获取能量,而我想我属于后者。
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是外婆不辞辛苦的照料我们的生活起居。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上写日记,喜欢朗读,喜欢自己消化好的或者不好的情绪。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喜欢对着镜子说话,并不是我自闭,而是我喜欢那种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的感觉。也许也正是因为我这种特殊的癖好,让我在长大的岁月里收获了不少掌声和赞扬。每次演讲上台分享,我都是出彩的那一个,因为我很擅长把自己的想法在很短的时间组织好语言然后变成话语传达给对方。
长大的岁月里,在遇到我老公之前,我一个人在长沙呆了两三年,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带着一条狗,住在那种老旧的两室一厅里,一个人守店,下班,吃饭,睡觉。从来也没觉得害怕,觉得孤单过,也没想过要找人合租,相对于有个伴,我更喜欢那种一个人的纯粹。我记得我第一次被狗咬,为了保护我们家嘟娃不被别的大狗伤害,我把它抱到了怀里,双臂紧紧护着,那条大狗就从我背后站了起来,比我还高,往我背上咬了一口,当时只觉得刺痛,附近好心人看到帮我赶走了那条大狗,让我进去躲躲。我狼狈的回到家,脱了衣服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后背上带血的齿印。收拾了一下,便一个人出了门,我也不确定是否能找到狗主人,一路打听,才知道是附近卖水果的小贩家里的,我就这样一个人在那等着别人收摊回家,然后找他对质。当他让我确认是不是他家狗的时候,那条大狗又要扑向我,这下主人相信了,而我强忍的泪水也决了堤,在附近的诊所里打完疫苗,上好药,就回家了,回家路上我给小七打了个电话,那会我们交往还不久,没有哭诉,只是把事情报告了一遍,小七很心疼的安慰我,也责备我为什么不早点打电话,而是一切都处理好才来报备,我想那时候的我,还是坚强的,至少是不依赖任何人的,而如今,小七出差一次,我都要泪眼婆娑好多次,也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还是不好。
也许我还是没能活得明白,小时候父母是天,每次离开爸妈都会哭的撕心裂肺,然后默默流几天眼泪也就习惯了,再后来,长大了憧憬着一个人的生活没有束缚,我行我素,也许也只有那几年才是为自己而活,虽然空虚。而现在,婚后的我每天都跟个小树懒一样挂在老公身上,形影不离,只有在他身边才能感到安心。我想以后带宝宝了,可能子女又是你的天了吧,像我们群里那帮姐妹说的,崽治百病,不胡思乱想了,不伤春悲秋了,不斤斤计较了,什么都没宝宝重要了。
感觉再写下去要烂尾了,哈哈。写这篇文章,只是想告诉自己或者是跟我一样的你,或许,有段时间你会特别孤独,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甚至很多节日都是一个人过或者选择忘记。但是我们都要学会沉淀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成长,体会孤独。未来不见得更好,但是我们会更从容。
能了解如何怎么生活会更舒服的,只有你自己。加油,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