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这个时代的网文比作一个集市,"靠写作月入过万"绝对是个占卦摊似的存在——明明知道不靠谱,但人人趋之若鹜。
当然,相比占卦给人生指出的可能性,靠写作月入过万听起来更为靠谱。
有个朋友曾很严肃的和我聊起这个话题,他在参加了诸多写作培训班后,决定全职写作的想法愈发强烈。
我让他试着列出三个能长期坚持写作的理由,结果他讲了一大堆理由,讲完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我再问他,这是你真实的感悟还是道听途说的理由,他哑然。显然,都没有长期写作的经历,哪来非写不可的感悟,又哪来长期坚持的理由。
相信写作月入过万的,是梦想;相信自己写作能月入过万的,那是幻想。
雷军一句: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不由得让普罗大众鸡血澎湃,内容创业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淘金时代的美国西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其实,内容创业,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我们小时候,读的是报刊杂志,读者群很小,文字工作者群体也很小;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智能手机的都是读者,但内容创业的门槛也大幅降低,文字工作者浩如烟海。说到最后,站在每个时代头部的文字工作者,就那么一拨人,颈部也一样,胸部腰部也差不多。每个行业都一样,蛋糕大了,进来吃的人也多了。
跟着趋势走没有错,但能不能成事关键在于你适不适合这一行。
从近十年的娱乐圈选秀,到最近的IG夺冠,有多少人想拿着话筒、揣着鼠标把钱赚了。其实电子竞技的道路并不好走,职业选手平均每天训练十小时以上,为了提高实力,俱乐部还会安排与国外高水平队伍的训练赛。因为时间常常在晚上,久而久之电子竞技职业圈逐渐形成了夜晚训练的模式,选手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现。
相比而言,拿着笔把钱赚了这条路更为艰难,因为门槛更低,所以网上有人会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当然,写作月入过万这个目标比起作家那要小很多,但即使小很多很多并不意味着难度不高。
日本幻冬舍社长见城彻也坦言,曾想试着写小说,在陆续认识了很多作家比如中上健次、三千纲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们有多大差别。在他看来,作家“果然是非写小说不可,他们有那种不写小说就没办法得到救赎,莫名所以的特质。似乎不写小说活不下去……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像得了一种疾病,不写小说即没办法对自己交代”。
见城彻大学时沉迷阅读,像一种特定仪式,他把大江健三郎、石原慎太郎的书反复读了五遍,闲时会拿来稿纸圈点,也曾写过一些自认还不错的小说。毕业后报考出版社,随即入职广济堂。他没否认过作家梦,只是做出版越久,接触的作家越多,在新宿的黄金街与二丁目边喝酒边讨论文学的日子过长了,他越清楚自己不是作家的那块料。
他缺乏一种在他看来,成为作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即才情。
“每次和他们见面,每次读他们的作品,我便越来越清楚自己没作家的才情。在他们的作品里,好像有种没有写出便无法得到救赎的精神特质。姑且不论文章的精妙或拙劣,他们的文字蕴含着深刻而强烈的渴望,毫不掩饰自己正在化脓的伤口。正因为他们无法宣泄心中的痛楚,因而才投入文学创作。我就缺乏这些特质。”
从此可以见,是否具有"非写不可的特质",确实是我们审视自己是否适合全职的试金石。
其实写作月入过万也好、靠写作实现财务自由也罢,若撇除门槛,这和卖苹果手机、茅台酒月入过万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广告,却被误会为别样人生。
人有时候真的不要太聪明,太聪明的人,会一眼看到一件事的种种好,于是会很快地跳进去。马上,他又会看到一件事的种种不好,于是,就容易跳走,去做他觉得更好的事情。然后,他又会发现新的事业,也存在着种种负面,必然的,他继续跳。反而是那些反应慢的,笨一些的人,想不到那么多,以为自己的事业就是最好的,然后一直坚持下去。最后反而成功的速度比聪明人快。
靠写作月入过万,你认为是广告还是另一种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