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完了这本,感受和当时看《月亮六便士》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喜欢《月亮六便士》,那么你也很可能会喜欢这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1162/d28f548c44a3d868.jpg)
不过前者争议比较多,尤其是违背了传统和普世价值观,这样去看,可能引起人的一些反感。
那么这本,男主菲利普的绅士风度(换个今天的词就是舔狗),真的让我觉得好难得。同样是和普世价值观有所违背的。
我想喜欢毛姆的人,大概也是有些喜欢反叛的精神因子在里面的吧。当然,这是一本多角度可解读的书,作为普通人,我看一遍也只是很肤浅的做记录而已。
1.跛脚带来的敏感
因为菲利普天生的跛脚,然后父母早逝,10岁以后伯父伯母成为了他的监护人,他们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不知道怎么相处,路易莎伯母全心全意爱着他,虽然很笨拙。
菲利普上学因为自己的跛脚遇到了同学的捉弄(可能在今天看来算校园霸凌了)他也不参加集体活动,他爱看书学习,研究一些百科之类的知识,遇到欣赏他的校长,也遇到过刁难他的老师。
这个时候,他已经对从小接受的宗教教育产生了质疑。小时候甚至祈求神灵让他的脚恢复如常。
西方文学和文化里面,宗教占据了人们日常的很大一部分,更不要说姑父就是牧师这样的环境下了。
可能正因为敏感带来的,所以菲利普后来去巴黎学习画画,看画展欣赏艺术,包括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对哲学的理解,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才显得深刻。
2.曲折的爱恋
简单来说,是三段。
一个姐姐型的初恋
有点像老师,后来因为菲利普去巴黎学习,异地就分开了。她写了好多封信,菲利普觉得冗长乏味,不回就断了。但是很多真实的心里活动,让我觉得菲利普应该没有那么喜欢她,只是一时冲动了。当然,人就是这样现实,一边享受感情,一边嫌弃衡量对方。
一个折磨人的虐恋
这一段真的很长很长,米尔德丽德刚开始认识的时候是个女侍应生,菲利普和朋友一起吃饭,然后开个玩笑,这样菲利普就过了一阵儿喜欢了。但是她仅仅只是吊着玩,我感觉有点像捞女,那个时代的这个环境下成长的女性,只想找个靠谱的依靠。所以菲利普想求婚的时候,米尔德和一个富商走了,后来才知道对方已婚已育,绝不可能离婚,威逼之下怀孕倒头找菲利普求助,尽管菲利普已经和一位写小说的温柔女性在一起,但是菲利普割舍不下,还是照顾她,让她的孩子出生。谁知道孩子出生后,米尔德转而和菲利普的朋友在一起了。但是这一段,对方是个花花公子,自然没结果。再次相遇,米尔德走投无路,去了红灯区,菲利普还是想帮助她,劝说她找一份工作,但是最后她不听劝,闹掰了,砸坏了菲利普满屋的东西,逃走了。之后就是再相遇,再也不想有交集了。
这一段情,看得我很揪心。因为菲利普很绅士很善良,然而遇到的是米尔德这个劫难,注定痛苦。这样的人装腔作势,虚情假意,专挑软柿子拿捏。
一个看着成长的完美少女
最后虽然是个朋友的女儿在一起展望未来了的样子,可是他说不一定是爱情,可是很幸福。
3.一生波折
年幼丧父丧母,寄人篱下,然后校园生活受欺凌,游学凄苦,学画学审计学医,中途还因为学费不够放弃了一段学医生涯……挺波折的。
但是依然在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是自己去定义的。
金句太多了,拿一段作为结尾吧。
织工在地毯上编织出精美繁复的图案,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审美的愉悦。一个人也可以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编织符合自己审美的图案;如果认为人生不由自己掌控,也可以认为是生活本身呈现出了这样的图案。编织人生的图案这件事并非必要,也没有意义,纯粹是编织者为了自娱自乐。也许他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自己所有的行为、感受和思想,编织出或规律、或繁复、或斑斓、或美丽的花纹;也许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过是一个幻觉,也许一切都只是一个亦真亦幻、荒诞不经的障眼法,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图案看上去是什么,对他来说就是什么。生命的河流从无有之泉涌出,又永不止息地流向无有之海。一个人只要意识到人生无意义,一切都无足轻重,就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各式各样的纬线,把它织入人生漫长的经线,最终编织成自己的人生图案……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只是素材,是为了增加他人生图案的复杂性,走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刻,他就可以为完成了这幅作品而欢喜。这将是一件艺术品,它的美丽不会因为这世上只有他一个人知晓它的存在而减损半分。而在他撒手人寰的那一刻,这件作品也将随他一起灰飞烟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