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实习公司带我的师傅在跟我进行定期沟通时指出了我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会导致的后果,同时还向我介绍了一种更好地工作方式(准确地说是思维方式),希望我能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用我师傅的话说,我做事的方式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属于典型地线性工作方式。比如说,师傅交待给我一个任务,我就会开始想,这个事情应该要怎么做,然后列一个步骤清单,之后就开始干活了,直到做完为止。这种工作方式很符合我们的直觉,我猜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做事的。但是师傅并不推荐我这样做事,因为它会导致一些问题。
这种工作方式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很难把控工作进度和任务的完成时间。因为我是按照一开始想好的步骤一步步往下做的,所以很容易被中间某个步骤中的一些问题绊住,然后我会花时间去学习,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遇到问题,花时间学习,然后解决问题”这个流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线性的工作方式下常常容易导致某个步骤严重超时,进而导致整个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而如果每次遇到问题时,自己不去思考、学习,直接问别人怎么做,做事的效率会提高,但是长此以往,我们自己的能力又得不到提升。那该怎么做才好呢?我师傅的观点是,公司不是学校,我们做事是有成本限制的,因此遇到问题不可能给我们非常多的时间学习最好的解决办法,而是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把任务完成。因此,在公司工作,这种困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来取得某种平衡。
怎么做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框架思维,或者说模块化思维,将分配给我们的任务先分为几个大的模块,然后再将每个模块分解为具体的做事步骤。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我们能更有弹性地完成任务。这个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模块间的弹性。将任务分解为模块的过程能让我们对任务有整体的认识,提前了解到任务的难点可能在那个模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安排时间时给比较难的任务预留出多一些时间,提高任务按时完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的弹性是模块内的弹性。任务的时间是按模块划分的,模块内又还分了具体的步骤,有些步骤比较简单、有些比较难。我们又可以在模块内的步骤间弹性地安排我们的时间,尽量做好学习新东西和完成任务的平衡。
这个想法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经过一段地实践后发现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因为一方面思维的惯性很大,拿到任务时,常常还是习惯用线性的方式去想怎么做,忘了应该用模块化的思维来考虑这个任务。另一方面,将任务分解成几个子模块也并不像说的那么容易,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模块化的工作方式比线性的工作方式要好,但是还不是最好的。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提到了伪工作和伪工作者的概念。所谓伪工作就是那些做了但是没有实际贡献的工作。而伪工作者就是整体做伪工作的人。如何避免成为做伪工作的伪工作者呢?吴军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做事时经常思考如何能让自己成长、如何能对公司产生价值这。
从吴军老师给出的建议中,我想到比模块化思维更高级的是系统性思维,对应的是系统性的工作方式。就是说,完成任务时,不止想到自己任务,还要想到自己的任务会对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产生什么影响,进而会对整个团队产生什么影响,更进一步地,会对整个公司有什么影响。当我们用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指导我们的工作时,想必我们对工作任务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也更有可能完成影响力更大的任务。
你是如何工作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