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笔记之——贾雨村:一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的幻灭

红楼笔记之——贾雨村:一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的幻灭

作者: 新晴旷野远 | 来源:发表于2021-02-03 23:22 被阅读0次

    红楼梦开篇第一个隐含提到的人,便是贾雨村。开篇第一段就说,我这一段故事,都是“假语村言”。

    有这么一句话,就不难想到,贾雨村此人在本书中所言所行所思所想,皆是虚幻。

    贾雨村便成了本书中虚假幻灭的代名词,或者说,一个代表性人物,一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他最初穷困,后来科举中了进士,通过巴结权贵,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最后又因多行不义被贬为庶民,兜兜转转一场空。

    贾雨村的宦海沉浮与贾府的荣盛兴衰,相互交织,相互呼应,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世态本质。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本书是如何展现贾雨村这一个丑陋灵魂的心路历程

    1.自命不凡,势利冷漠

    贾雨村原本也是诗书仕宦之后,但他生于末世,家道衰落,人丁凋零,只剩得他孤身一人,想进京赴考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但是赶考途中盘缠不继,只好寄居在姑苏城外的葫芦庙,以卖字撰文为生。尽管如此,他倒并不颓丧,曾作过一联表明对未来充满信心:玉于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住在隔壁的老乡绅甄士隐是个爱才之人,欣赏他是个落难英雄,常邀他到家中对酌叙谈,每有接济之念又怕唐突。这一日中秋之夜,士隐怜其客居异乡孑然一身,特备了酒席,邀之共饮。

    酒至微醺,雨村大发感慨,自叹虽有金榜题名之才,无奈囊中羞涩,难以筹措赴京的路费。

    士隐哈哈大笑:兄何不早言?马上封银五十两,并赠两套冬衣,助雨村进京赴考,又满怀期待,约他“雄飞高举”之后明冬再聚。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

    第二天,甄士隐又想到写封书信让雨村带给京城的友人,好投奔落脚。

    但是没想到,贾雨村一大早就已经进京去了,来了个不辞而别。甄士隐虽然意外,只得罢了。

    贾雨村走后,甄士隐却接二连三遭灾,先是女儿小英莲走失,后是被隔壁葫芦庙的火灾牵连,把家烧了个一干二净。甄士隐只好带着娘子和两个丫鬟投奔了岳丈。

    谁知他岳父是个嫌贫爱富之人,见女婿穷了,不仅不帮衬,反而把士隐最后一点折卖田产的钱也谋算了去。士隐暮年之人,贫病交加,境况十分令人心酸。

    一日士隐柱杖独行街头,遇见一跛足道人,受其点化,竟抛下一切,跟随道人,不知哪里去了。甄家娘子哭得死去活来,只好带着两个旧日的丫鬟依靠父母过活,日夜做些针线发卖,贴补家用。

    而贾雨村这边完全是另一番气象。自从得了士隐的资助进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一举中了进士,但从未回访士隐。一晃数年,今升任了知府,管辖的地界正巧是士隐岳丈之籍,在街上偶遇当年为之动心的甄家丫鬟,才知晓了甄家后事。

    这雨村倒是为英莲的走失与士隐的离家感慨叹息了一回。但当年寒微时雪中送炭也不过尔尔,今日官袍加身,能动几分真情?对雨村来说,更惦记的,是那有几分姿色的丫鬟。

    之前从未登门拜谢,这次相遇,再不表谢意说不过去,何况还有别的目的。雨村遣人给甄家娘子送去几封银子几匹绸缎,然后开口把丫鬟讨去填了二房。又封了百金赠士隐的岳丈,令他好生赡养甄家娘子,等待他寻访小英莲下落的消息。

    他真的会去寻访英莲?事实证明就是嘴上那么一说。

    从甄贾之间的这段交往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贾雨村是一个势利冷漠之人。

    甄士隐与他原本萍水相逢,不嫌他穷困落魄,反而敬重他、关照他并给予慷慨资助,可以说是侠肝义胆,古道热肠。雨村应该引为知己,感激不尽。然而雨村第一受之泰然,第二不辞而别,第三从无回访拜谢。

    如此淡漠,原因何在?

    一是因为自恃才高。在他看来,士隐虽有义举,也是因为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之故。换句话说,这银衣是他靠自己的能力“赚”到的。

    更重要的,士隐乃区区一乡宦,地位不高,加上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无论从哪方面讲,对野心勃勃的雨村来说,都不是他欣赏和愿意结交的对象。尤其在身份地位发生变化以后,就更抛之脑后。士隐当日“明冬再聚”的邀约,完全是自作多情了。

    2.初入官场,恃才傲物

    虽然贾雨村是个势利小人,但是才华确实有目共睹。一举得中,迈入仕途,可谓心想事成,志得意满。那份傲气自然不减反增,甚至连上司都敢冒犯,官员们都侧目而视。虽然才干优长,但贪酷妄为,落下不少把柄。升了本府知府后不出一年,就被上司参了一本,龙颜大怒,革职为民,本府的官员闻听都皆大欢喜。

    贾雨村虽然心中惭恨,但故作洒脱,神态自若地把差事交了,自己担风袖月,云游天下。

    游到杨州地界,经朋友介绍,受聘做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的家庭教师。正是这一机遇改变了贾雨村的命运。

    这林如海的夫人正是贾府千金,因夫人病故,贾老太君挂念外孙女年幼无人照顾,要把黛玉接到身边抚养。这时雨村正好得到朝廷起用旧员的消息,因此央求林如海把他推荐给内兄贾政,为他谋个好位置。

    林如海慨然应允,正好请雨村代送黛玉入京,自己写了一封引见之书,让雨村带给贾政。贾政见雨村相貌堂堂,言语不俗,又有妹夫亲自推荐,于是十分优待,轻轻一谋,就给雨村补了个金陵应天府知府的缺。

    从此雨村再入仕途,而这次的起点便是知府大人,可以说贾政功不可没。

    这个阶段的贾雨村,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之前仕途失败是因为恃才傲物,毕竟年轻,以为靠才华争到了头上的乌纱帽,以后也可以继续靠一己之才包打天下。可以说还是带着几分青涩。从他对甄家娘子的回报来看,一些基本的人情味还在,良知未完全泯灭。

    后来门子所教他的,才是真正的官场之道。门子可以说是他的一任重要的老师。从此以后,贾雨村开始了进一步蜕变。

    3.胡乱判案,丧尽天良

    他借贾政之力,谋得了金陵应天府一职,上任接手第一桩案子就是小英莲的案子。

    这小英莲三岁被拐,养到十一二岁,被拐子卖给了一个叫冯渊的乡宦之子。冯渊对英莲十分中意,发誓这一生只娶英莲,三日之后正式过门。不料这拐子趁这空隙又把英莲卖给了金陵皇商薛家公子薛蟠。冯渊去找薛蟠要人,薛蟠当场就让人把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去就死了。

    冯家人把状纸递到了金陵应天府贾雨村的堂上。不料这应天府有一个门子是当年葫芦庙的一个小沙弥,葫芦庙火灾后就还了俗,认得贾雨村。

    门子给了他一个护官符,告诉他贾王薛史四大家族权势通天,而且彼此通过联姻结为一体。要想仕途畅达,就必须结交这四大家族。眼下这桩案子的被告薛蟠,就是四大家族当中的薛家公子,同时,他的母亲又是贾政的正室夫人以及当今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亲妹妹。而最让贾雨村感到震惊的,是门子告诉他,小英莲就是甄士隐当年走失的女儿小英莲。

    是伸张正义,听从内心的良知,还是包庇凶手,结交权贵,为自己的打开向上晋升的通道?贾雨村面临着人生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将决定他未来的人生走向。

    贾雨村最后选择了后者,薛蟠毫发无损。可怜英莲被拐年龄太小,还不记事,到死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方人氏,爹娘是谁。

    而贾雨村从此与贾王两家权贵关系更加亲密,尤其是受到地位最高的王子腾的重用,王子腾升他也跟着升,王子腾升到内阁大学士,雨村也官至兵部尚书,显赫之极,这是后话。

    英莲一案是贾雨村人生的分水岭,门子给他上了关键性的一课。可门子也没得到好下场,他以为自己在雨村面前立下大功,不料雨村阴毒在他之上,找了个借口把他发配充军,以免后患。

    至此以后贾雨村就坚定地抛弃了良知,完全地成为一个攀附权势,追求荣华富贵的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干了不少为虎作伥,丧尽天良的事情。石呆子一案,便是典型事件。

    4.攀权附贵,为虎做伥

    事情得从贾赦说起。贾赦爱上了古扇,到处搜求。访得一个混号叫石呆子的,穷的连饭也没得吃,偏他家收藏有二十把旧扇子,视如珍宝。贾赦想买,可石呆子一口咬定:饿死冻死,给1000两银子一把也不卖!要扇子先要我的命!

    贾雨村听说了这事儿,便设了个法子,捏造了一个拖欠官银的罪名,把石呆子抓进大牢,说要卖变家产赔补,到他家里把扇子抄来,奉送给贾赦。

    石呆子视扇子为命,最后不知是死是活,这岂是贾雨村关心的事。

    这类事情贾雨村是越干越顺手,越干官越大。

    但人算不如天算,事情有了变故,且看雨村如何应对。

    5.落井下石,恩将仇报

    这后面的事儿就是高鄂续写的了。

    贾府败了。

    先是贾家两大靠山元妃和王子腾相继死了,这两个靠山一倒非同小可。

    贾家有两个世袭官职,分别是贾赦与贾珍,但职位都不高。因为从宁荣二公到现在,已经是袭了三代。一般贵族爵禄可以袭三代,每袭一代要降一等,三代为限。后世再想为官入仕就要走科举之路。贾家的世袭已到末世。再有贾政虽然为官,但是皇帝念及祖上功德给的,品级也不高。

    靠着元妃及王子腾位高权重,贾家还没人敢动。但他俩一死,情形立马变化。

    先是贾政在外任被人参了一本,被召回京问罪。当时正好遇到外省同时有几个贾姓人被参,皇上以为都是一家,非常生气。其实有的并非一家,有的是远族,贾政虽然一一奏明,但皇上对”贾”姓的印象变糟。

    雨村闻听心下一惊,朝野上下都知道他素日与贾家亲近,此时贾府靠山已倒,此次遭难,结局凶多吉少。不如早作决断,把自己择出去,免受连累。

    如何择出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站出来揭发贾府罪行,表明自己立场。

    于是,贾家子孙以往劣迹,全被知根知底的贾雨村抖落出来,龙颜大怒。原本皇上对贾政被参一事的旨意是查明实迹再办,雨村这么一揭发,马上下达旨意,着锦衣卫查抄贾府。一时之间,官兵涌入府内,抢的抢,封的封,摔的摔,砸的砸,把个庄严气派的贾府的底都翻过来了。宁府财产府坻全部没收,荣府也被抄得七零八落,贾珍贾蓉贾赦被抓……

    高鄂的续写有不少是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贾府最终的结果应该就是人员流散,彻底衰亡,才符合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听过的《红楼梦》结局判词: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临阵倒戈,杀了个回马枪的贾雨村最后怎样呢?保住了乌纱帽,继续官运亨通?或者又傍上了新的大腿?

    人在做 ,天在看。不光天在看,朝野上下也都在看,谁还敢养这种会反咬主子的狗?

    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也被人参了一本,说他“婪索属员”,就是问下属索要钱财,皇上下旨拘拿听审,最后削职为民,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高鄂的续写太欠力度。曹雪芹对贾雨村这个人物的塑造是颇费心力的,前四回中在他身上花费了极细的笔墨,到结局处,贾雨村这个人物一定还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是首尾呼应,二是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一定要深刻折射世态。

    但高鄂无力保持原作这样一种塑造能力,后文中贾雨村的所作作为,不是像前4回那样直接叙写,描刻人物,而是通过他人转述,力度之薄,结局之轻,令人仰天长叹!

    但不管怎么说,高鄂还是展现贾雨村丑陋的灵魂,在他身上安排了一个符合正义的结局:一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的彻底幻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笔记之——贾雨村:一个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的幻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rv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