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会种地,而且是特别的钟爱。两年前,公公去世了,78岁的婆婆自己回到老家,租了半亩地,种粮种菜,不亦乐乎。
五月,土豆成熟了,到了该收获的时候。婆婆她说一个人能种上,可是一个人收不了,便召集孩子们回乡帮她收土豆。于是一行人像模像样地换上球鞋,带上草帽,随婆婆下地了。
婆婆已经砍掉了土豆秧,露出了田垄,泥土中隐约露出白嫩的土豆,仿佛俏皮的眼睛,急不可耐地扒开泥土,窥探着外面的世界。
放眼望去,一陇一陇,鼓鼓的,薄薄的土衣下俨然一群群等待破壳的鸡仔。我忽然想起了土豆的另一个名字“地蛋”,果不其然,它是土地生的蛋。
如今大面积种植都是用机器收了,可是婆婆这块地太小,机器转不开,只能用手工。扒土豆的工具是个小耙子,一耙子下去,把陇子扒翻,便哗啦啦跳出一堆地蛋,不一会就是满眼遍地了。
我震惊于土地的神奇,当初种下一小块,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一大堆,据说一亩地能收8000斤,什么样的投资能有这样的回报,唯有大地母亲吧。
我忽然明白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热爱土地,土地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发明种植的祖先该有多么的伟大,这一刻我心中充满对土地、对祖先的敬仰。
收获是喜悦的,但喜悦很快被腰酸腿疼的辛苦所淹没,半天时间不到,一群人都坐到地上起不来了,刚刚还信誓旦旦退休后到农村种田的畅想也随之消散了。与之相比,80岁的婆婆对农事的热爱让我敬佩。
没有干过农活的人哪里能体会到这种辛苦,难怪那么多人逃离农村,奔向城市。好在现在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电视上时常看到有人返乡务农的报道,也许有一天社会的主流趋势会变成逃离城市,到农村去,务农。
时代在变,一切皆有可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42565/5fdbd63022fa541c.png)
网友评论